《维尔姆·霍森费尔德传》戛纳金棕榈获奖影片《钢琴家》背后的历史 将人性置于誓言和命令之上 一部让人继续相信人性的传记 一位二战德国军人的心灵史 音乐可以成为闪烁在最深黑暗中的那束光

 

编辑推荐

☆ 一部让人继续相信人性的传记

☆ 一位二战德国军人的心灵史

☆ 音乐可以成为闪烁在最深黑暗中的那束光

面对似乎永无止境的黑暗,面对迎面碾压的历史巨轮,普通如尘埃之人应当如何自处?本书传主霍森费尔德的故事启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历史关键的那一刻做出正确选择。这种选择或许微小,却足以改变他人的命运。对国家、家人的爱、对人性的坚持、对弱者的同情,所有这些集中在一位纯粹又聪颖的人身上,擦亮了他的眼睛,让他能看清眼前每一位活生生的人。、

内容简介

1945年1月。

远处沉重的炮火声在墙壁之间回响。步枪子弹打碎了墙上的灰泥,打破了窗户,钻进屋子里。曾经不可一世的德国士兵正在拼命逃离华沙——这座他们已经占领了五年的城市。

时间回溯到三个月之前,曾经的钢琴家、现在的废墟逃难者什皮尔曼头发蓬乱,缺少光泽,胡须一绺一绺的,上面满是污垢。他皮肤蹭满了灰,额头上满是结痂。尽管如此,他还是努力在脑海中回忆他曾经演奏过的所有作品。什皮尔曼幸运地发现了几份罐装食品,却没有注意到一位高大的德国军官从旁边的厨房走了进来:“您在这里找什么?”万幸的是,什皮尔曼遇到的是维尔姆·霍森费尔德。什皮尔曼只是这个德国人救下的六十多个波兰人之一。就像霍森费尔德自己说的:“我尽力拯救每一个可以救下的人。”

一个德国军官如何摆脱纳粹的宣传去救助“敌人”?个人道德选择与历史洪流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复杂的。霍森费尔德留下了八百多封家信和一本华沙日记,让人们得以了解这位教师、军人如何展现个人勇气和同情心的力量,以及他这些力量的源泉。

在罗曼·波兰斯基根据什皮尔曼回忆录改编的电影《钢琴家》中,拯救主人公的德国军官只出场了十几分钟,而真实的维尔姆·霍森费尔德在一切相信人性的心灵中永不退场。

作者简介

赫尔曼·芬克,1940 年出生于德国埃姆斯兰省莱德。他曾在汉堡大学学习历史和社会学,1981年之前在北德广播电台担任编辑。之后,他担任德国公共广播公司驻东京记者五年,北德广播电台/德国西部之声驻华盛顿记者四年。1990 年,芬克回到德国,担任柏林ARD东德工作室负责人。1992年至2000 年,他担任不来梅广播电台台长。

自 1978 年以来,文克一直在为年轻人写书。对他来说,让年轻人从历史和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尤为重要。他的作品曾获得一些最重要的青年文学奖。

电子书信息 《维尔姆·霍森费尔德传》戛纳金棕榈获奖影片《钢琴家》背后的历史 将人性置于誓言和命令之上 一部让人继续相信人性的传记 一位二战德国军人的心灵史 音乐可以成为闪烁在最深黑暗中的那束光 3.62M
获取电子书  访问密码:huiyankan

本站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维尔姆·霍森费尔德传》戛纳金棕榈获奖影片《钢琴家》背后的历史 将人性置于誓言和命令之上 一部让人继续相信人性的传记  一位二战德国军人的心灵史  音乐可以成为闪烁在最深黑暗中的那束光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