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为德国医生保罗·阿思密的后人根据阿思密在中国期间拍摄的照片资料和报告、日记等文字材料整理、编写而成。
保罗·阿思密于1900年首次来到中国,并进行了一次从北到南穿越中国的旅行。1906年他又来到中国,乘船逆行长江到达重庆,开办了重庆第一家德国现代医院——大德普西医院。后来与中国女子结婚,彻底在重庆扎根,还开办了私人诊所,逝世并葬于重庆。他不仅在重庆医治病人,还去医学堂授课,传播现代医学,为当地民众的健康做了有益的事情。阿思密留下的照片和文字资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了百年前中国的社会及地理样貌,成为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作者简介
保罗·阿思密(Paul Assmy,1869-1935),德国医生,20世纪初来到中国,拍摄了大量照片,成为珍贵的文史资料。后到重庆开办医院以及私人诊所,也曾在重庆的医学堂授课。与中国女子结婚,修建了后来一度成为德国驻华大使馆的私人别墅,1935年逝世并葬于重庆。
克丽斯蒂娜·阿思密(Christine Assmy),保罗·阿思密的孙媳妇,在保罗·阿思密的孙子沃尔夫冈·阿思密病逝后,继续整理、维护阿思密医生的相关资料,并撰写了阿思密的生平。
海娆,重庆人,旅德作家兼翻译,本科毕业于西南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于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著有长篇小说《远嫁》《台湾情人》《早安,重庆》《我的弗兰茨》等,在《当代》《十月》《收获》等杂志发表过作品。《早安,重庆》获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