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还有书籍:米沃什诗歌1981-2001》漂泊,碎片,匆忙,一无所有,“但是还有书籍”。适合随身读的诺奖经典,送给热爱自由、诗和生活的自己和朋友。纪念伟大的诗人米沃什获诺贝尔文学奖45周年

 

编辑推荐

★ 2024年8月是米沃什逝世二十周年,2025年是米沃什获诺贝尔文学奖四十五周年。
精致而完整地收录诗人创作于1931年至2001年间的336首诗作,按年代排序,融贯地显示了诗人创作的轨迹。完整阅读是最好的纪念。

★ 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切斯瓦夫•米沃什,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以其无可匹敌的精确与优雅,定义了他所属时代的悲剧与美。他的诗歌,无论是描述他在波兰度过的少年时代、战乱中华沙的悲痛或他对信仰的追寻,都令人啧啧称奇、惊叹不已,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平凡人生的个体性。诗歌对死亡、战争、爱与信念的探索扣人心弦,震动人心并为之深思低回: “在这片大地上存在过,其本身已远非任何语言可以形容。”

★ 在米沃什看来,诗歌是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诗歌的意义在于尽全力捕捉可触知的真相,“它的目的就是,而且只能是,拯救。” 他的诗跨越了二十世纪,把过去和现代相连,把自己与读者相连,以一句话为家,对抗混乱与虚无。

内容简介

《但是还有书籍:米沃什诗歌1981-2001》汇集波兰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1981年至2001年间的诗作,按创作发表的年代,收录米沃什诗作207首,包括《故土追忆》(1986)、《纪事》(1985-1987)、《彼岸》(1991)、《面对大河》(1995)、《路边的小狗》(1998)和《这》(2000)。1980年代的诗歌里,诗人追忆已逝的人和难以涉足的故土,沉思我们共同的命运,但“还是学不会妥帖叙事,平心静气”。进入1990年代之后,诗歌包含了与其他人士的往来对话,对人世的描述冷峻,字里行间热血依旧,延续了对善与恶、真实与自由的探讨。诗人将个人经验和历史视角融合在一起,显示出一种启示性的洞察力。

作者简介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awMi?osz,1911-2004) 波兰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1911年出生于波兰第一共和国的立陶宛。曾荣获波兰雅盖沃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等近十座世界知名学府的荣誉博士学位及各种勋章。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对他的授奖词中说:“他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

电子书信息 《但是还有书籍:米沃什诗歌1981-2001》漂泊,碎片,匆忙,一无所有,“但是还有书籍”。适合随身读的诺奖经典,送给热爱自由、诗和生活的自己和朋友。纪念伟大的诗人米沃什获诺贝尔文学奖45周年 2.13M
获取电子书  访问密码:huiyankan

本站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但是还有书籍:米沃什诗歌1981-2001》漂泊,碎片,匆忙,一无所有,“但是还有书籍”。适合随身读的诺奖经典,送给热爱自由、诗和生活的自己和朋友。纪念伟大的诗人米沃什获诺贝尔文学奖45周年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