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社会研究室主任张继焦,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荣誉客座教授约翰·赛尔,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科学教授爱德华·吉布森联袂推荐!
2.皮拉罕人用行动证明,幸福跟物质没有关系:
皮拉罕人没有计数系统,没有固定的颜色术语,没有战争或个人财产的概念,他们不忧心未来,不忏悔过去,完全活在当下。
皮拉罕人从不意志消沉,不会焦虑、抑郁或感到不安,他们富有创造性,严守纪律。他们似乎从来不去寻求意义,仿佛生活早已给出了答案。
皮拉罕人坚守实用主义,不相信头顶有天堂、脚下有地狱,也不相信任何抽象事业。
3.本特利大学文理学院院长、国家地理纪录片《使命》主角之一丹尼尔L. 埃弗里特力作!他在皮拉罕语系统上的发现,既挑战了乔姆斯基的语言学基础理论,又进一步说明了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内容简介
探寻一种濒临灭绝的现代语言与文化
发现语言、思想与生命的真正本质
丹尼尔·L. 埃弗里特是一名语言学家,也曾是一名传教士。1977 年,他携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孩子深入亚马孙丛林中皮拉罕人的部落,与他们同吃同住,研究一种与世界上任何其他语言都不相关的神秘的语言——皮拉罕语。
埃弗里特想要传教,改变皮拉罕人的信仰。但他发现皮拉罕语违背了所有现存的语言理论,并展现了一种远离当代认识的生活方式。埃弗里特痴迷于他们的语言及其文化,痴迷于他们生活中的非凡满足感。雨林里的世界颠覆了他的信仰,他ZUI终成了一位坚定的无神论者。
本书是埃弗里特 30 多年客旅丛林的生活记录,他以放弃现代文明生活的代价换来书中与皮拉罕人一起生活的奇闻逸事。在这 30 多年里,埃弗里特的妻儿差一点因疟疾病死他乡,他也曾因触犯皮拉罕人的自由而被群起攻之,但埃弗里特分享的更多的是与皮拉罕人共处时的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冒险,展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颠覆三观的异域文化。
本书也是对现代语言和文化的探索。皮拉罕人让埃弗里特反思现代文明,并试图让我们思考,除了我们理解的生活方式外,人生还会有怎样的可能。
作者简介
丹尼尔·L. 埃弗里特 (Daniel L. Everett)
本特利大学文理学院院长
国家地理纪录片《使命》主角之一
丹尼尔·L. 埃弗里特在巴西亚马孙丛林中工作了30多年,接触过十几个不同的部落群体,以长期研究皮拉罕语而闻名。发表过 100 多篇文章,出版过 13 本关于语言学理论、亚马孙生活及濒危语言的书籍。他在皮拉罕语系统上的发现,既挑战了乔姆斯基的语言学基础理论,又进一步说明了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