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慧眼看PDF电子书
◆《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写给大众读者的科普力作;
◆ 畅销程度仅逊于《自私的基因》,《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被公认为珍宝级科普畅销书;
◆《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大力推荐,《纽约时报》《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数十家媒体纷纷推荐;
◆60个故事 40个会合点 70幅彩图 100余幅插图,逆向年代法追溯所有生命的共同始祖,堪称一部气势恢宏的生命进化史诗,见证40亿年人类进化的非凡跃迁;
◆ 猿人、黑猩猩、有袋类、蜥形纲、栉水母、海绵、真菌、古菌等40个会合点,汇集100多年来无数进化生物学家多元的科学智慧,重建生命编年史;
◆ 每一个刚刚启程探索这个世界的聪明年轻人都应该拥有这本书——900多页通俗易懂的文字和100多幅优美的插图,以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向我们描绘了地球上的生命从40亿年前诞生直至今日的故事,更为特别的是,这是一趟生命的反向进化之旅,从现在的人类一路回溯到40亿年前生命在地球上起源的那一刻。
内容简介——慧眼看PDF电子书
《祖先的故事》是当代伟大的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向公众传播科学的经典力作,是一部40亿年气势恢宏的人类进化史诗,被誉为珍宝级科普畅销书。
道金斯在书中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命演化全景图,他以《坎特伯雷故事集》的表现手法,用近60个故事让我们与地球上现有的所有生物一起坐上时间机器,向40亿年前的远古回溯,朝拜我们共同的祖先:一路上,我们将与同时出发的其他现生生物按照亲缘关系的远近一一相会:猿人、黑猩猩、有袋类、蜥形纲、栉水母、海绵、真菌、古菌……每一次会合之后又以一个共同祖先的面貌再次启程……
这是一场以科学的准确、敏锐的洞察以及饱满的激情所完成的生命朝圣之旅:它将分子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的前沿研究结果融为一炉,且近60个故事之间穿插有介绍旅途情况的开场白、展示进化谱系的路线图,以及我们共同祖先栩栩如生的复原图像。
《祖先的故事》将我们带回生命在这颗星球上起源的那一刻,它如此迷人,令人沉醉……
作者简介——慧眼看PDF电子书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41— )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首席西蒙尼“公众理解科学教授”,进化论生物学家。他是英国著名科学作家,几乎每本书都是畅销书,并经常在各大媒体引起轰动。2005年,英国《前景》杂志会同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选出在世的全球100名*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道金斯赫然在列。
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是他*重要的代表作,他的基因观念颠覆了我们对自身的认知,深刻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其他主要作品有《祖先的故事》《延伸的表型》《盲眼钟表匠》《地球上*伟大的表演》《解析彩虹》《魔鬼的牧师》《攀登不可能的山峰》《**上帝》等。
黄可仁(Yan Wong)
英国进化论生物学家,在牛津大学师从道金斯,并与其合著《祖先的故事》。曾任教于利兹大学,现为广播电视主持人,致力于科学普及。
译者简介
许师明,现任职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本硕博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北京大学年度之星”称号。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生物医学博士后研究,并担任多家NGO组织的科学顾问,多年来致力于科普教育工作。喜爱阅读,研究自然科学史,游览博物馆并担任讲解员。对生物演化与器官发育的关系有浓厚的兴趣。
郭运波,80后,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现居河南,从事教育工作。喜爱翻译和旅行。
目录——慧眼看PDF电子书
再版前言
后见之名的自负
总序
会合点
致 谢
延伸阅读
关于系统发生树及复原图的说明
参考文献
前言——慧眼看PDF电子书
后见之明的自负
历史不会重复,却押着相同的韵脚。——马克·吐温
认为历史会重复,这是关于历史的诸多误解之一。——克拉伦斯·达罗
有人把历史描述为一些相继发生的事件。你可以把这话当作一种警告,警告我们远离两种诱惑。第一种诱惑是,历史学家倾向于在历史中寻找重复出现的规律,或者用马克·吐温的话说,寻找万事的理据和韵脚。这种对规律的爱好会让那些坚称历史没有方向可依、没有规律可循的人感到不悦,就连马克·吐温自己也说过:“历史通常是一些混乱随机的事件。”另一种与此相关的诱惑则是执今绳古的虚荣,以为历史有目的地走向我们所在的当下,仿佛历史大剧中的人物们除了昭示我们的存在便无所事事了。请注意,我将带着小心同时游走于这两种诱惑的边缘。
在人类历史上,这两种诱惑以各种各样的名义真实存在着,至于是哪些名义倒不必在此赘述了。进化涉及的时间尺度比人类历史更长,这两种诱惑的势头也更加凶猛,而其谬误却不曾稍减。你可以把 生物的进化史看作一连串倒霉物种的相继更替,但许多生物学家都会跟我一样觉得这种观点很乏味。以这样的方式看待进化,你会错过大多数关键的东西。进化押着韵脚,规律不断重现,这一切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有着明晰的理据—主要是达尔文主义的理据。跟人类历史学甚至物理学不同,生物学已经有了自己的大统一理论,所有有识的从业者都已对此达成了共识,尽管在具体的版本和理解上还有差异。在写作进化史的时候我不会回避对规律和原理的追寻,但我会尽可能小心谨慎。
那么第二种诱惑,即认为历史的存在是为了引出我们的当下,这种后见之明的自负又是怎么回事呢?有这样一幅漫画:我们的类人猿祖先们排着队蹒跚而来,从后往前身躯渐次挺直,而走在最前面的正是现代智人(Homo sapiens),他挺拔魁梧、昂首阔步。这幅画几乎跟旅鼠跳崖的故事3一样无处不在(那个故事也是假的),就像已故的斯蒂芬·杰伊·古尔德指出的那样,它已经成为进化在大众迷思中的主要标志,仿佛人类是进化的最终章(而且这幅画里领头的总是男人而非女人),仿佛整个进化历程都是为了指向人类,仿佛人类就像磁铁一样,将进化从过去引向辉煌。
顺便一提,在物理学家中也存在类似的倾向,即“人择论”观点(anthropic notion),不过自负的程度没有这么明显而已。这种观点认为,物理规律或者宇宙的基本常数都是经过精心调校的,而这一切费尽心机的计算都是为了最终使人类能够存在。这倒不一定是出于虚荣,也不必然是声称宇宙是专门为了我们的存在而设计的。它只是说,我们如今已经存在于此了,若是换一个没有能力生成我们的宇宙,那么我们是不可能存在的。就像物理学家说的那样,我们的天空中能看见星星,这绝非偶然,因为星星对于任何能够生成人类的宇宙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这并不意味着星星的存在是为了制造人类。这一切不过是因为,如果没有星星,那么元素周期表里就不会有比锂更重的原子,而只有三种元素参与的化学反应显然过于贫瘠而无法支撑生命。甚至就连“看见”这个动作,也只有在能看见星星的宇宙里才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