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太平洋战争三部曲”是21世纪太平洋战争史集大成之作,在美国亚马逊收获近90%读者上千条五星好评,一度登上《纽约时报》非虚构作品畅销榜,被誉为“军事史的*”“史诗般的军事史巨著”。
★里程碑式的太平洋战争全史,从“珍珠港”和“中途岛”升级认知
太平洋战争通常只以“偷袭珍珠港”“中途岛对决”“血战硫黄岛”等数场著名战役为人津津乐道,其全貌则往往隐没在零散而孤立的文本当中,相关研究也日渐碎片化。海军史专家伊恩·托尔积十余年之功,完成“太平洋战争三部曲”的鸿篇巨制,全景展现这场战争的过程及其意义,为太平洋战争研究领域贡献了一部传世之作。
★充分挖掘各类史料,公正还原历史真相
托尔在原有太平洋战史的基础上,吸收新近公开或出版的档案、纪实文献、回忆录和研究成果,大量引用亲历者的口述史、日记和书信,分析战略和战术决策时则会回顾海军军官的作战报告和战争日志。他在运用史料时还格外注意平衡呈现各方角度,盟军和日军、前线和后方、军人和平民的视角交替出现,尽可能展示了复杂历史的本来面目。
★突破陆战为主的视角,揭示航母兴起和人类海战思维蜕变的历程
太平洋战争当中的海战不仅对战局本身起着决定性影响,还颠覆了自古以来的海战方式,重塑了人类对海战的理解。然而原有的太平洋战争经典作品往往重陆战而轻海战,无法真正呈现太平洋战争的全貌。托尔的巨著从全面的海战视角铺陈开来,展示了航空母舰取代“大舰巨炮”成为海军核心的曲折历程,弥补了这个缺憾。
★以高级军官讲师的洞见剖析战局,厘清盟军决策思路和胜负核心因素
盟军将“欧洲优先”作为全球战略的基础,同时又不能忽视太平洋战区的军力调度、资源分配和作战方案等问题,战争临近尾声时还要考虑各项安排对战后的影响,决策过程可谓千头万绪。托尔以高级军官讲师的洞见,梳理了盟军就相关问题辩论与博弈的经过,并且阐述了军工产能、资源供给、后勤保障、作战观念等因素对战局及战略的影响,论析了左右全局胜负的关键。
★小说般传神人物刻画,电影般逼真战场复现
托尔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无论是高层指挥、部队官兵还是普通民众,在他笔下都有血有肉,跃然纸上,而非只是承载叙事功能或补充视角的工具。描写战役时,他善于借助真假莫辨的情报和层出不穷的意外铺垫氛围,营造悬疑感,以极富张力的笔触和翔实的细节再现惊心动魄的交战场面,哪怕读者已了解全部经过,也很可能再度被吸引。
★近50幅原创地图,100余张历史照片,让战争不再抽象
几乎每场战役均有精心绘制的地图,清晰展示战斗双方的布局与机动;百余张历史照片则将人拉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使人更真切地感受战争的宏大、激烈与艰难。
★把握当今亚太格局雏形,洞悉日美关系演变
太平洋战争主要是美日两国的战争,这两个国家都曾被欧洲文明所轻视,后来却发展成为雄踞太平洋两端的重要力量。战后的美国成为仅有苏联可以抗衡的超级大国,日本则至今仍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力量。理解太平洋战争台前幕后的较量,才能对20世纪以来的亚太格局乃至全球局势有准确的判断与认识,而这对于今日的我们而言,具有相当的启发和参考意义。
内容简介
1941年12月7日清晨,习惯了军事演习的火奴鲁鲁居民,像往常一样从嘈杂的炮火声中醒来。他们并未意识到,一首赌上国家命运的宏伟交响曲已然奏响……
不可一世的日本,对美国不宣而战。珍珠港的两列巨舰烈焰腾空,永不沉没的传说消失在高耸入云的黑烟中。日军随后势如破竹。铺天盖地的太阳旗成为浩瀚大洋上的死神使者,日本战士则被对手视同怪物,留下不可战胜的神话。然而日军的“胜利病”给了美军机会。日本舰队试图将美军主力诱入圈套,一举歼灭,全然不知动向已被美军掌握,*终参战航母在中途岛全部葬身海底,战略主动权也拱手让人。
从珍珠港到中途岛,前所未有的激烈海战摇撼着参战国的根基。这六个月的战况,不仅决定了太平洋战争的走向,更是左右了整场二战的局势。此间历史的天平移动分毫,我们熟知的世界便会彻底不同。
《燃烧的大洋》书写的便是太平洋战争这扣人心弦的*初阶段。我们从中既可以领略罗斯福与丘吉尔谈笑风生背后的运筹帷幄,山本五十六目空一切的豪赌,又可以体会九死一生的飞行员面对阵亡战友遗物时的怅惘,舰队司令刚刚发出命令就收到不利情报时的绝望。当我们伴随书中的人物一同浮沉,历史不再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