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颗晶莹的心与台湾的细腻接触
张翕
在《行走台湾》正式出版之前,有幸读到这本书的全稿,我觉得非常兴奋。虽然其中的许多篇章之前在艳姐的博客上已经读到了,但今天通读仍然觉得很新鲜,尽管这几天连着上晚班,我还是见缝插针,先睹为快!
《行走台湾》是艳姐近几年四次到台湾驻点采访的手记。其实,在台湾驻点采访的工作本身就是满负荷,每天要进行大量的采访,制作音频,编稿发稿,而这本书中的内容,几乎都是完成工作之外的观察和捕捉,在深夜记下点点滴滴的情感体验。
一如艳姐一贯自由、飘逸的文风,《行走台湾》以独特的语言穿越思维的发梢,落笔成珠。我们都喜欢读屈原的《九歌》,最喜欢的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灵,而是与人最为接近的山鬼--渴望自由,渴望爱与被爱的山鬼--她有着人的情感和巫的灵性,赤足走在山林的深处,为爱痴狂,为爱苦等,为爱日夜不停地歌唱。
《行走台湾》也是这样一组满怀灵性与爱意的低吟浅唱,同艳姐近年来钟情珠宝首饰设计一样,以一个个与台湾细腻接触的片断,穿成一件件别致的首饰,彰显人文的,情感的,灵动的奇思妙想。
艳姐的思维常常很灵动,一个图景,一个细节,或者别人的一句话,都会引发她独特的情感体验。
“大和民族从樱花一夜绚丽又一夜凋零的事实理解了生命的含义——美丽而短暂;中华民族面对同样一棵树,在老树即将垂死的时候却要不遗余力地救治它,这是不是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
赞赏和宽容,是写作者最重要的品质,只有内心美丽的人,才能从外化的现实中发现美,内心有爱的人,才能体察到许多默默无言的爱。
“李先生说,樟树是最美丽的树种,树冠蓬蓬勃勃,树枝随风摇曳如同舞蹈却从不摔倒,树叶有波浪状花纹,与众不同。最为美妙的是,站在樟树下,你能听见樟树的歌声。李先生讲得陶醉,我们听得入神,四周的声音渐渐远去,只听见樟树无比纯净的歌声,恍若到了仙境!”
艳姐是否真的听到了樟树的声音,只有内心与自然外物融为一体的人,才能听到每一个生灵的歌唱。
“一路上小惠用佛道禅理来讲述自己和别人的故事,事事都很打动人。她说,人只有两个,不是男人和女人,也不是好人和坏人,而是本人和别人;爱在苦难后,我们都要珍惜。小惠的人生就像紫色的绸缎,有一种华丽的、柔软的坚韧,是许多人不曾想到的。”
无论对人还是对事,艳姐的感知往往是有色彩的,通感的,因为性格也是有色彩的。
“一路上只见云雾在山间风情万种地缠绕,树木湿淋淋的,空气中茵氲着生长的味道,山风清幽,让人充满联想。”
在艳姐的笔下,人与自然总有着天然的融合,人在自然中获得灵感,人的灵感赋予外物以灵性。
“薰衣草的话语是“等待爱情”,惠君和庭妃认为是等待爱情的心情造就了薰衣草森林。是啊,相信每一颗等待爱情的心中都珍藏着一座美丽的森林和一个完美的情人。”
艳姐总是把自己的心放在她走访的对象心里,用普世的情感看待每一个独特的个人。
“三峡的故事要一步一驻足地看,还要锲而不舍地追问,最后当然是用心细细地品。”
不仅仅是三峡的故事,台湾的故事也是如此,一步一驻足地看,锲而不舍地追问和用心细地品,这也是本书的由来。
好的读本应该有丰富的内容,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激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创意;好的作者应该是敏锐而聪明的,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也能让读者变得敏锐而聪明。这是《行走台湾》给我的印象,也是文字本身的魅力所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自2002年至2008年四次在台湾行走的观感随笔,真实记录了台湾美丽风光、旅游风情、文化风尚以及民众生活。“印象台北”、“风情小镇”、“悠游南台湾”、“东台湾走笔”以及“岛之魅”几个章节以独特视角观景,追溯景观的文化历史渊源;“台北的十六张文化面孔”,访问台湾文化界名人,讲述鲜为人知的情感轶事;“走中横”、“慢品台北”,在观景的同时观察民众生活,有对台湾老兵开山修路的回忆,也有对中横公路沿线两蒋行馆的探秘,还有年轻人温暖、人文、励志的创业故事;“经验分享”注重大陆读者的阅读习惯,注重细节与可读性,直接为读者赴台湾旅行提供资讯与建议。全书采用大量纪实图片,加深读者对台湾的形象认识与理解。
作者简介
伊乐,本名乐艳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多次赴台湾驻点采访,广播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奖和政府大奖;小说、诗歌作品在《北京文学》、《长江文艺》、《诗刊》、《芳草》、《中国作家》等纯文学杂志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