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l 科幻巨匠刘慈欣新作《黄金原野》中文版全球惊艳首发!
l 刘宇昆、尼迪·奥科拉弗、伊丽莎白·蓓儿等13位全球著名科幻大咖同台竞技,为你呈现一场不同风格与流派的科幻阅读盛宴。
l 一本带你解锁未来的硬科幻巨作,比《黑镜》更离奇、比《西部世界》更引人深思!
l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中国的威廉·吉布森“ 陈楸帆领衔翻译,用爱与追求原汁原味的偏执,从一个术语到一句笑话,都确保*限度地还原作者的本意,同时又不失流畅与优美。
l 继《三体》之后,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推荐的第二本著作。刘慈欣、韩松、吴甘沙、尹烨、余晨、周涛、陈学雷、朱进、张鹏等来自科技界、科幻界、人工智能界的11位大咖重磅解读。人工智能萌妹子微软小冰有感而发以新诗解读!《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姬少亭同频推荐!
l 《十二个明天》第1次收录了一篇美漫作品,这也是科幻史上的第1次。作者是一位物理学家,其用粗暴的笔触、细腻的线条、强烈的视觉对比,为你呈现一次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像《机械姬》情节中的那样,将你囚禁50天
如果有一天,你能够通过深度脑刺激升级自己,但很有可能丧失本性
如果有一天,你的未来都在无人机的监督下,生不如死,只想逃离
如果有一天,一个28000岁的人工智能开始像哲学家?样思考孤独
……
科技到底是人类未来的堡垒,还是牢笼?
l 《十二个明天》是刘慈欣、刘宇昆、尼迪·奥科拉弗等13位荣获过星云奖、雨果奖等奖项的全球科幻大师联手奉献给全人类的硬科幻小说集。在这本书中,没有龙,没有魔法,没有时间旅行或曲速飞行,所有的场景都是你当下正在经历的未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脑植入、区块链、智能代理……先人一步,解锁被科技颠覆的12个未来,其场景设定熟悉到足以使你产生联想,但又会陌生到让你辗转反侧、坐立不安!
l 《十二个明天》不仅是一本“科技内核”够硬的“硬科幻”小说集,还是一本足以唤醒“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的未来启示录!通过12个场景展现科技对社会带来的冲击与变革,让你对科技,对社会,对人性和自身的处境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思考。如果你关心人类命运,也曾在某个深夜对科技的未来充满担忧,那么你该仔细研读下这本书:解决之道,就在其中。
译者后记
一切都是为了爱呀
陈楸帆
著名科幻作家
不止一次听翻译圈的朋友说,这年头,干文学翻译的都是真爱。我总是笑笑不语,难道写作、编辑不也是真爱。直到入了坑,上了贼船,才觉其真意,还得再添上一句,尤其是科幻文学翻译,那是真爱中的真爱。
翻科幻难啊,随随便便丢出来一堆生造词,如何翻得信达雅又符合科幻语境,头发都要掉一半;翻科幻累啊,天文生物心理计算机无所不包无处不至,翻一句话往往得旁征博引查上几十个网页,才敢胆战心惊地下笔;翻科幻穷啊,这就不用多说了,地球人都知道,说了都是泪。
既然这么难累穷,为什么还要翻科幻?
就像这本沉甸甸的《十二个明天》,翻开来,看到那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其中一些,伴随我度过童年最美好的惊奇时光,另一些,代表着当今世界科幻的最高水准,更有一些,已经成为我现实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我想了又想,打开又合上,我希望他们的故事能够原汁原味的被更多中文读者所欣赏、理解、共鸣、感动。我有点儿中二又自恋地觉得,这样吃力又不讨好的事情,恐怕这世上愿意做且能做好的人也没有几个了吧。
于是,我成为那个站出来的人。然后,便迅速地为自己的自不量力付出了代价。
作为科技图书领导品牌的湛庐文化推出的第1本科幻类书籍,他们显然是以最高标准来做这本书的,这不仅仅体现在对译稿质量的要求上,同时也体现在装帧设计、插画、市场推广等方方面面,以及最重要的时间上。湛庐文化希望能够尽量与《十二个明天》英文版做到同步出版,这就要求必须能在三个月内拿出高质量的译稿,以为后面的编加、审校留出足够的时间。单单靠我一己之力显然无法做到。
于是,我找到了另外两个有爱的人。
如果你经常看《科幻世界· 译文版》,那你一定读过刘壮翻译的小说,他曾译过盖伊·加夫里尔·凯的架空历史的奇幻经典《星河》,以及曾影响无数科幻作家包括刘慈欣的亚瑟·克拉克《与罗摩相会》等名著名篇。他的译笔准确优美,有一种近乎追求原汁原味的偏执,经常为了一个词兴师动众,比如为了确认在《事件中心》中对于心脏移植技术的细节是否翻译到位,他特地去咨询了相关领域的医学专家。
胡晓诗是一枚95 后,专业就是英文高级翻译,她的毕业论文是翻译实践报告,简单地说,就是翻译一本书,然后总结当中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她选择翻译的是中国科幻迷的老朋友,也是中国科幻研究学者立原透耶老师的奇幻小说Quest of theNameless City。而晓诗自己也是一位获奖不断的幻想文学作者,这让她在饱含新浪潮文学韵味的《晚祷》一文中,反复斟酌,不断打磨,直到满意为止。
如前言主编韦德· 劳什所说,这是一本基于当今科技发展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硬”科幻小说集,这意味着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处理许多概念,而一旦处理不妥就会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障碍和滞涩。比如,在翻译刘宇昆所著的涉及虚拟现实与区块链技术的《拜占庭同情》的过程中,光是“empathy”这个词,便有“同情”“共情”“移情”等译法,但每一种放置回文本故事中又都各有得失,最后还是选择了对读者更为友好的“同情”。在完稿的过程中,我与刘宇昆通过邮件反复讨论,前后修改了三四稿,从一个术语到一句笑话,确保最大限度地还原作者的本意,同时又不失流畅与优美。
而这仅仅是这本书所涉及的庞杂知识的冰山一角。所幸,我们没有畏惧退缩。
将文学作品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是一次奇妙的旅程。对于我来说,就像钻进作者的脑子里,跟着他/她的思绪,分享共同的情感,把故事重新讲述一遍。它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不同于纯粹的原创,几近于攻破一座城池,或者探寻一所迷宫。而最终能够决定这次旅程能否成功抵达的权力在每一位读者手里。
感谢湛庐文化能够将如此重要的书交给我们,感谢策划编辑安烨老师的耐心、负责与细致,更感谢所有的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迥异而炫目的未来。能力有限,若有不足,锅我们背,愿你们享受这一份爱的结晶,祝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