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 理解中国,以小说为方法,一张供我们探索20世纪文学的地图—— 晚清贪腐是一种官场的“刚需”?清官比贪官更可怕?乡土是蒙昧的,还是美好的?谁为涓生、子君的爱情悲剧负责?萧红小说无技巧?从《狂人日记》到《山上的小屋》,是谁生病了?“一女多男”写中国? 原来一部小说还可以这样读,从ABC到XYZ,这是一本不用文学史名义的新编文学史。 甚至有些文学史上的事件,还是作者许子东直参加的,如1984年的杭州会议。本书因此披露8张作者收藏多年的“文学老照片”,手写照片图注,原样呈现。
★ 100年来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我们怎么会走到今天?会走向怎样的明天?—— 如果说《活着》写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大概近于文学版的共和国“前三十年”史,那么《白鹿原》写10年代到50年代初,时间上完全覆盖了“前五十年”中的民国史,这是20世纪“中国故事”的前半生。 百年小说里,官员、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商人,女性,这些久经考验、由每位作家书写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无论《阿Q正传》抑或《平凡的世界》,均是“中国故事”。 百年来文学史上的代表作,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中国人,当我们看到他们的血泪和梦想,也是看到今天的自己。
内容简介
读100年的小说,看100年的中国。 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一次,我们用小说中国!
百年来,1902—1916,总被忽略的“晚清时期”;
1917—1941,总被说起的“五四时期”;
1942—1976,总被留白的“革命时期”;
1977孕育新声,总被争论的“80年代至今”……
许子东的“20世纪小说课”,以编年体为顺序,以文本阅读为中心,“士农工商仕”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重新梳理20世纪中国小说的关键线索,聚焦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史上近百部(篇)中短长篇小说。从1902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神预言”始,一直到2006年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为止,奇遇中国100年。
特别收“生态篇”,高度还原“作家的一天”——1926年郁达夫的“恋爱”日记,1936年鲁迅晚年的“误诊”疑云,1952年巴金“同志”在朝鲜战场,1984年“寻根”韩少功在杭州会议,1994年“拜访”王安忆的上海作家生活…… 百年来,中国怎么会走到今天?会走向怎样的明天?《老残游记》有句话:“眼前路都是从过去的路生出来的,你走两步回头看看,一定不会错了。”
作者简介
许子东,浙江天台人,上海出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东亚系硕士,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1993年起任教于香港岭南大学,曾任中文系主任(2008—2014)。近年兼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荣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中国文艺理论研究学会副会长。 著作不菲,成名作《郁达夫新论》启“新人文论”系列,近著榜豆瓣年度书单的是《许子东现代文学课》。参与或主持《锵锵三人行》《见字如面》《圆桌派》《细说张爱玲》《重读鲁迅》等文化/音频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