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惊奇开始:青少年哲学第一课》刘擎教授等八位高校哲学系教师倾情讲授立足当下,专属于中国青少年的哲学课将哲学还给孩子,点亮生命中的智慧时刻

 

编辑推荐

★ 刘擎教授携手七位高校哲学系教师为青少年提供的一场哲学盛宴。本书参与讲授的八位教师,不仅有专业的哲学背景,而且他们中或者是经常参与哲学普及的学者,或者是为人父母者,或者曾经是中学教师。对于每一讲的主题,他们都结合青少年的认知和心理特点,精心选择,并以易懂的方式将哲学送到每一位青少年手中。

★ 青少年亲近哲学,就像恋爱一样,是这个时期的必然。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开始去追问“我是谁”“我的存在有何不同”。这些问题正是本书关注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些问题,通过八位讲者的倾情讲授,无疑有利于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自我、更好地走过青春期。

★ 这是专为中国青少年倾心打造的哲学课。特别考虑当下中国的语境与当前国内的教育现状,这里有学校中不曾讨论的永恒之问,关于真理、自由、自我、心灵、爱与美等,为中国青少年开启哲学课。

★ 将哲学还给孩子,重新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始于对世界的好奇。”对于眼里有光、对万物始终充满好奇、对任何事情都想问个“为什么”的孩子来说,哲学本就是他们的一部分。本书的目的正是将属于孩子的哲学还给孩子,让他们重新对这个世界产生好奇,打破固定思维,去多追问一个“为什么”,回归教育的本质。

★ 这也是写给对人生意义感到好奇与质疑的成年人的。某个时刻,我们都会忍不住去问:“我是谁?”“我的存在有何不同?”本书也是写给在突然某个瞬间对自我、世界以及我与他人关系产生好奇与质疑的成年人的,它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去面对终极人生之问的契机,让我们更好地去认识自我。

内容简介

青少年亲近哲学,也许就像恋爱一样,是一种本能。当处于这一成长阶段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对世界投以怀疑和好奇的目光,开始去追问“我是谁”“我的存在有何不同”“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基于青少年的认知和心理特点,立足当下语境,本书邀请八位高校哲学系教师担任主讲人,围绕自我、生命、幸福、爱、心灵、科学等经典哲学问题,以情景化的方式,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化为生动的讲述,去回应青少年存在的困惑,开启他们的探究与发问之旅,进而帮助他们跳脱习以为常的思维,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并让内心变得丰盈而深刻。与此同时,对于所有曾在青少年时期有过这种人生之问或者在长大后的某一时刻重新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的成年人,本书也是一个让你再次踏上自我思考之旅的契机。

作者简介

刘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西方思想史、现当代西方思潮与国际政治的问题,著有《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2000年以来的西方》《纷争的年代》《悬而未决的时刻》等,译有《以赛亚?伯林的遗产》等。

蔡文菁,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欧洲大陆哲学、现象学等,译有丹?扎哈维的《主体性和自身性》等。

钱立卿,复旦大学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现象学、科学哲学等,获2013年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熊伟青年学术奖”,著有《解读〈观念〉》等,译有吉奥乔?阿甘本的《剩余的时间》等。

陈勇,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知识论、海德格尔哲学等,译有安东?科赫的《真理、时间与自由》等。

武云,清华大学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伦理学、中西比较哲学等。

施璇,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笛卡尔哲学、早期现代哲学等,著有《笛卡尔的心物学说研究》等,译有《文德尔班哲学导论》等。

冷欣,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现代西方哲学、伦理学、宗教哲学,译有《科学与宗教:二十一世纪的对话》等。

高松,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胡塞尔现象学。

电子书信息 《从惊奇开始:青少年哲学第一课》刘擎教授等八位高校哲学系教师倾情讲授立足当下,专属于中国青少年的哲学课将哲学还给孩子,点亮生命中的智慧时刻 2.76M
获取电子书

本站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从惊奇开始:青少年哲学第一课》刘擎教授等八位高校哲学系教师倾情讲授立足当下,专属于中国青少年的哲学课将哲学还给孩子,点亮生命中的智慧时刻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