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著名考古学者许宏面向公众写作的新书。
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城池、城邑、城郭的发展简史,考古大家写给普通读者的通识读本。
作者受业于著名考古学家徐苹芳教授,30多年在田野考古一线摸爬滚打,其学术生涯与城池这种“不动产”的发掘与研究息息相关。在本书中,作者对中国筑城史的考察跨越史前、原史、信史时代,宏观9000年城邑动态大势,梳理中国古代文明演化格局和发生发展脉络;从城邑和城市考古,升华到对中国“大历史”的把握,重构华夏文明。
本书内容精当,视野开阔,图文并茂,可谓另辟蹊径解读“早期中国”,是一本独创性、可读性兼具,而又不失专业性的历史通俗读物。
内容简介
何为“城”?
中国最早的“城”出现于何时?
为什么说作为圈围设施的“城”不限于城墙?
城池为何而建,如何兴建?
“大都无城”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自信?
……
人类从穴居到走向开阔地带,再到筑城而居,城垣从无到有又消失,历史上象征着文明的每一步,伟大而深刻,没有比“城”更有烟火味道,更能给人以认同感和归属感了。有关中国历史上城池、城邑、城郭的变迁,无疑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主题。
作者的视角从距今9000年的中国最初的城池问世开始,下及秦汉帝国的城市体系,直至明清两代,分为16章,通过历代城池的营建和使用,一窥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起与繁盛;并和读者一起,探寻自然与社会中的古人行为,梳理中国早期城市、国家和文明的发展轨迹,进而对中国“大历史”有更明晰的把握,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全书体量不大,但视野宏阔,9万余字,配有130多幅图片,图文互读,深入浅出。
作者简介
许宏,考古学者、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早期城市、早期国家与早期文明的考古研究。
已出版《先秦城邑考古》《大都无城》《踏墟寻城》等多部城市考古著作,以及“解读早期中国”系列(《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大都无城》《东亚青铜潮》),“考古纪事本末”系列(《发现与推理》《三星堆之惑》),散文随笔系列《许宏的考古“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