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当人民已经习惯了风俗和传统的约束,为什么统治者还要制定成文法?
面对种种古老的法律范式,欧陆法系如何一步步后来居上?
为什么总有人一再呼吁设立新的国际法,即使后者往往难以付诸实践?
……
法律是创造秩序、维护秩序的工具,也是立法者诉求的表达。
然而,一旦法律落地成文,它就成为了独立的力量。任何人都可以利用。
在格外失序的当下,回顾人类如何利用法律塑造秩序、缔造文明的历史,有着别样的意义。
上下四千年,鸟瞰全世界,讲透法律如何形塑人类文明与历史
法律是复杂的,法律所创造的文明亦然;文明的交流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也会让相应的法律变得更加复杂。
为了清晰、全面地呈现跨度长达四千年的人类法治史,本书借用全球史的视角和方法,以“法律”“秩序”“文明”这组概念为核心,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出各大法律体系的发展脉络,逐一解析重要节点,以此阐释法律的发展如何反哺文明。
更重要的是,本书道破了这些复杂现象的底层逻辑——真正将人类团结在一起的,正是我们对法律的信念。
抽丝剥茧、以物证史,带读者身临其境见证法治风云
本书作者费尔南达·皮里相信,法律从来不是空洞、苍白的条文,而是人类对于“建立秩序”的一次次挑战。它关系到文明的存亡,更关系到你我的日常生活。法治史的底色正是人类的智慧、血泪和决心。
为了证明这一点,本书将全世界各大法系的诞生、实践和影响浓缩成一个个易懂但鲜活的故事,将读者拉回历史现场,见证国王、学者和百姓如何借助法律来创造秩序、追求正义。
为了增强这种现场感,本书还结合了大量出土材料(包括碑刻、简牍、手抄本、莎草纸文书),更附有16页高清彩插,让读者直观感受人类从古至今如何利用法律,进而以史为鉴。
牛津大学教授力作!屡获媒体好评
本书是面向大众的通史作品,但以扎实的学术史为基础,真正做到深入浅出。本书作者是牛津大学法律人类学教授,在相关领域颇有建树。本书原版在亚马逊评分高达4.6/5,更获《华尔街日报》《柯克斯书评》等知名媒体好评。
内容简介
历史上的统治者都用法律来维持秩序,但是法律不仅仅是权力和社会控制的工具,法律还让普通人有了表达个人期待的机会。
牛津大学法律人类学教授费尔南达·皮里追溯了古往今来、存在于世界主要文明的复杂法律体系的兴衰,同时展示了普通人是如何借助法律来定义社区、规范贸易和建设文明的。
皮里认为,真正将人类团结在一起的是我们对法律能够产生正义、对抗压迫、从混乱中创造秩序的信念。
作者简介
费尔南达·皮里 Fernanda Pirie
牛津大学法律人类学教授。她使用民族志和历史学方法来研究比较法律实践和文本,主张建立一种新的秩序人类学,既涉及秩序的理论又涉及秩序的历史。
译者|李立丰
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曾任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法学部客员教授等学术职务。发表相关论文、译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已出版4部个人专著,40余部英文、日文译著。2018年当选第三届吉林省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