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风靡日本的“哲学蜀黍小川”专门写给千万年轻人的哲学启蒙书,在日本、台湾地区长销近10年,中文简体版出至第3版。修订版精心编校,让一本好懂的哲学书更加好懂。
2、当你开始直面世界,是否希望得到智者的点拨却茫然无措?我们该如何丰富生活、理解社会、不虚度时光?你是否很想读懂哲学,却又觉得哲学很难理解?你是否听说过卢梭、康德,却不明白他们的思想和主张?这本书讲解15部影响无数人生命轨迹的哲学名著,带你借助哲学来更好地认识世界;采用对话形式,借由三位参与课程的哲学萌新所提出的问题,点出你对哲学内容的普遍疑问;搭配图表与比喻,把抽象的哲学变得具体可感,让人像读小说一样读懂哲学。
3、原来,每一部哲学经典的背后,都探讨了一个生活主题!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思考“大家如何一起针对某件事做出决定?”福柯的《规训与惩罚》是“讨厌受人操控该怎么办?”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是“为什么必须爱惜身体?”……在阅读时,你不妨顺势套入自己对于人生的困惑、生活周遭看似无解的社会议题,试试不同于以往的思考。这样你会发现——哲学,就是帮助我们体味生活、解决困惑的!
4、文中附上哲学家的生平简介、名言佳句、重要作品,让你具备对众多有名的哲学家、主要哲学流派以及哲学名著的初步认识,而下一步,你就可以自主选择有兴趣的哲学家深入阅读啦!
内容简介
对哲学有兴趣的高中女生纯子,对人生感到苦恼的上班族一郎,和刚退休正准备展开人生第二个阶段的稻夫,他们三位带着人生的疑惑走进了“哲学蜀黍小川”的哲学教室。
通过他们的问与答,哲学变得亲切了许多,我们会发现,哲学其实来自生活、无处不在。从亚里士多德、笛卡儿,到现代的罗尔斯、桑德尔,原来每个哲学家的思想都能为我们所用,帮助我们追求美好、有意义的生活,以及创造更美好的社会。
书中除了精心设计的图表、穿插的名言佳句,还附上了哲学家的生平简介、主要汉译著作,读完这本小书,你就能对众多明星哲学家、主要哲学流派具备初步认识,还能自己选择有兴趣的哲学家深入阅读。在重读时,你不妨套入自己对人生的困惑,以及生活周遭看似无解的政治、社会议题,尝试不同于以往的思考。
生动、有趣、简单、易懂、有用,让你像读小说一样读懂哲学,这就是《世界第—好懂的哲学课》。那么,就让我们来享受与哲学邂逅的时光吧!
作者简介
[日] 小川仁志
“70后”畅销书作家、哲学学者,长期致力于面向公众的哲学普及工作,成为风靡日本的“哲学蜀黍小川”。他曾在商业街举办“哲学咖啡厅”,实践亲近市民的哲学活动。
小川仁志毕业于京都大学法学系,在名古屋市立大学取得文化人类学博士,任山口大学国际综合科学部副教授,曾任普林斯顿大学客座研究员。他的专长领域为公共哲学、欧美政治哲学。著有《市政府的小川如何成为哲学家》《改变人生的哲学教室》《哲学思考的工作术》等。
目录
前言
——代替开学典礼的引导说明
第1课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何谓每天幸福快乐的生活方式?
第2课 笛卡儿《谈谈方法》
——要怎么样才能拥有自信?
第3课 洛克《人类理解论》
——为什么经验如此重要?
第4课 卢梭《社会契约论》
——大家要一起针对某事物做出决定时,该怎么做才好?
第5课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对本身判断感到迷惘时,该怎么办?
第6课 克尔凯郭尔《致死的疾病》
——我们能够克服绝望吗?
第7课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对竞争社会感到疲惫时,该怎么办?
第8课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什么是自由地活着?
第9课 列维纳斯《整体与无限》
——怎么样才能了解他人?
第10课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为什么必须爱惜身体?
第11课 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
——讨厌受人操控该怎么办?
第12课 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
——要怎么样才能每天神采奕奕地活着?
第13课 罗尔斯《正义论》
——如何与他人分享?
第14课 诺齐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
——国家为何存在?
第15课 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
——一个人终究难以生存吗?
结语——享受哲学的方法
前言
前言 代替开学典礼的导语
日本近来掀起罕见的哲学热潮,哲学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或许有许多人会因此冒出“哲学到底是什么玩意儿?”或是“我也试着读些哲学吧”这样的念头。我想,也会有人跟着翻开康德、马克思等哲学家的名著。
但接下来,大家恐怕只会感到惊愕莫名,因为这些名著实在太难懂了。很遗憾,这类哲学书并不能为这些读者开启通往哲学世界的大门。即便是我,要阅读那些所谓的“哲学名著”,同样也对内容感到一头雾水。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在于大多以外文写成的哲学书在经过翻译后变得艰涩难懂。另外,则是所谓的哲学是一门探求事物本质的学问,必须在字里行间思考出言外之意。若只追逐字面上的意义,便难以理解个中三昧。
要想理解哲学,就必须具备掌握话中意涵的知识与思考能力。因此,随着年龄增长以及人生阅历日益丰富,每次重读哲学书籍都会有更为深刻的领悟。
话虽如此,想必也有人虽然还没有什么知识或人生阅历,但也想以自己的方式体验哲学的乐趣。如果是这样的话,又该如何是好呢?理想的状态大概是通过参与大学课程等方式,争取聆听专家的详尽解说吧。只不过,并非每个人都有这种机会。
于是,我才想在本书中开展课程,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解读哲学名著。在本书中,由我担任老师的角色,同时还有三名假想参加者,每堂课锁定一本哲学名著,进行解读。
在名著选择方面,以大家耳熟能详的著作为主,优先考虑容易阅读的作品。因为我很希望大家在读完本书后,能够亲自挑战阅读原著。挑选著作时,我主要依循古希腊至现代各时期哲学发展的脉络,同时考虑最近的流行趋势,在最后还增加了数本欧美的政治哲学书籍。这十五堂课相当于大学一学期的课程,分量应该是刚刚好的。至于希望挑战各类哲学原著的读者,书中列举了相关书籍,请务必参考查阅。
除此之外,本书课程中的假想参加者并不一定是熟悉哲学的人。所以,期盼各位也能一边想象自己正在参与课程,一边慢慢阅读下去。那么,在此先介绍三名参加者。
纯子:对哲学有兴趣的女高中生(十几岁•女性)
一郎:对人生感到苦恼的上班族(三十几岁•男性)
稻夫:刚退休,正准备展开人生下一个阶段(六十几岁•男性)
本书所引用的名著文句,原则上以现有的译著为依据,不过,为了便于理解,也会适度变更译文。
那就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共同享受邂逅哲学的丰富又快乐的时光吧!
在线试读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何谓每天幸福快乐的生活方式?
……
老师:亚里士多德的确说过,人也有采取不正当行动的自由,所以才必须负起责任。
稻夫:这点我了解,不过,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他曾经说过人的性格由环境决定。例如,要是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与犯罪沾上边,他也不认为全都是那些孩子的错。
老师:你说得没错。亚里士多德说:“人类也可能陷入各种不可能矫正的恶中。但即便是在那种情况下,就像不治之症只要及早治疗就可能痊愈一样,人也应该为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负起责任。”
一郎: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人还是要为自己的性格负起部分责任吧。
老师:是的。因为“理想性格的形成”也是亚里士多德探讨的核心,所以他对这一点特别坚持。正好在第三卷中有相关描述,我先来介绍一下吧。谈到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理想性格,你们会想到什么?
纯子:“勇敢”或“节制”之类的吗?
老师:这些都包含在内。既然你都提起了,我们就从“勇敢”和“节制”谈起吧。“勇敢”的确是zui先被提到的。这是因为古希腊时代经常发生战争,对人们来说,这样的性格非常重要。
一郎:那时候的人觉得越勇敢越好吗?那如果我在古希腊时代,不就是个窝囊废了吗。
老师:没这回事。在这里,还是要以“中庸”的概念来进行讨论较为妥当。所以,过度胆小的人会被视为懦弱,毫无所惧的人也会被视为鲁莽无用。而“勇敢”介于两者之间。他继而谈到的“节制”,同样介于放纵与麻木之间。
稻夫:我对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性格中,zui先想到的是“正义”。
老师:关于“正义”的研究,占了第五卷的所有篇幅。这是因为“正义”不像“勇敢”和“节制”,它比较不容易说明。大家认为“正义”的ji端或不足的状态是什么呢?
一郎:好难的问题啊!我本来就不太了解“正义”的含义。
老师:那我们先来确认“正义”的含义吧。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正义”,其实就是“公平”。
纯子:原来如此。这样的话,要去假设ji端或不足的状态的确很困难。
一郎:咦?为什么?
纯子:比平均分量拿得多是不正当,但拿得少就不能说是不正当吧?
一郎:原来如此。
老师:亚里士多德是这么说明的:“正义虽可称为中庸,不过和其他同为中庸的优良性格情况不同。正义的含义在于,它位于两个ji端不正当的正中间位置。所谓的正义,指的是正当之人选择正当行为,根据各人的资格按公平的比例分配事物的品行。”
稻夫:现代也继承了这样的正义理论吧。
老师:现代理论当然深受亚里士多德影响,我想有机会再来介绍现代的正义理论。那么,让我们进入第六卷吧。在这里,卓yue智慧,也就是一直被称为“智慧美德”的概念,是探讨的对象。亚里士多德又把这样的概念一分为二:“理论性的”与“实践性的”。
纯子:所以,智慧有两种?
老师:是的。卓yue的理论智慧被称为“理智”,卓yue的实践智慧被称为“思考辨别”。理智,是针对事物进行演绎判断的理论性思考。这点应该没问题吧。那么,所谓的思考辨别又是什么呢?
一郎:印象中,好像是贤人必须具备的要素呢。
老师:真是个好说法。所谓的贤,等于拥有思考辨别的能力。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具备思考辨别能力,即具备正确判断何者为善的能力。
纯子:这么说来,高智商罪犯就不算是贤人吧。
老师:不算。因为不管头脑再怎么好,若不以善为目的,便不能称之为贤人。就这层意义而言,优秀的性格与思考辨别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亚里士多德才会说,孩子也可能拥有理智,但是思考辨别必须凭借经验与年龄的增长才可能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