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沙漠中厮杀的狡狐 第二次世界大战图文典藏本

 

内容简介——慧眼看PDF电子书

由郭辉编著的《隆美尔(精)》作为一部纪实作品,艾尔温·隆美尔(Elwin Rommel)1891年11月15 日出生于符腾堡邦首府海登海姆市。1910年7月从军。一战时随部队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先后获得德皇威廉二世授予的二级铁十字勋章、一级铁十字勋章和功勋奖章。一战结束后担任过步兵营长和陆军学院教官。1936年9月任希特勒警卫部队指挥官。

目录——慧眼看PDF电子书

第1章 来之不易的功勋奖章
“体格相当糟糕”的军人
走进第一次世界大战
伤痕与勋章
最高荣誉

第2章 一个“一流的教官”
浑身不自在的小上尉
初逢希特勒
走进希特勒的视线
炎热的夏天

第3章 跟着希特勒走进战争
大战之前
入侵波兰
有争议的装甲师师长
时刻准备着

第4章 魔鬼:第7装甲师
突破马其诺防线
希特勒下令停止前进
魔鬼之前
隆美尔的本性

第5章 远赴非洲
电影导演隆美尔
最合适的人选
隆美尔决定违背希特勒的命令
攻克梅基利

第6章 大沙漠里的托卜鲁克
初遇挫折
陷入僵局
短促的转机

第7章 折断丘吉尔的战斧
折戟沉沙
年仅49岁的上将
仲夏夜之梦

第8章 血红色的冬季
杀机四伏
死亡星期日
孤注一掷
破灭的梦

第9章 平生第一次撤退
暂别了,昔兰尼加
反咬一口的狐狸
春天重回到了大沙漠
暴风雨之前的平静

第10章 风云再起
最暗淡的日子
“我又回来了”
谁也拯救不了托卜鲁克
戴着元帅桂冠杀进埃及

第11章 挥师阿拉曼
无能的意大利人
为英军安排的“绝妙困境”
狐狸在大战葥病倒

第12章 命运的关键
命运敲响了蒙哥马利的门
离开非洲的32天
英军捷足先登
撤退是唯一的选择

第13章 千里大撤军
“不胜利,毋宁死”
隆美尔要求撤出非洲
拿什么守住阿盖拉
英军把瓶盖盖在了空瓶上

第14章 退入突尼斯
装满了咖啡的汽油罐
隆美尔被免职
入非两周年纪念

第15章 非洲的最后一抹余晖
痛击艾森豪威尔
蒙哥马利不给隆美尔复仇的机会
黄鹤已去空余楼

第16章 重返意大利
西西里危急
被监禁的人
正在倾倒的破屋
煮熟的鸭子飞了

第17章 沉默着的大西洋壁垒
奔赴法兰西
初至诺曼底
索命鬼登门了
希特勒的预见

第18章 暴雨将至
一切都是骗局
诺曼底静悄悄
露西的生日
海王登陆

第19章 兵败诺曼底
等待并不存在的第二次进攻
节节败退
希特勒亲临前线
瑟堡陷落

第20章 被希特勒赶出会场
太多的最后一次
密谋分子在活动
我们赢不了这场战争
遭受重创

第21章 黑色“7·20”
代号“伐尔克里”
隆美尔必须死去
“我不会轻而易举就死的!”

第22章 死在陷阱里的沙漠之狐
死神在悄然走近
缺席的审判
一切都没什么关系了
隆美尔的身后
附录 隆美尔年表

前言——慧眼看PDF电子书

规模惊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一把锋利的巨刃,无情地从亚非欧三大洲的土地上重重划过,给人类的历史留下了深刻且惨痛的疤痕。在那场烽烟四起血流成河的大厮杀中,9000多万人化作亡魂,40000多亿美元的经济价值付之流水。熊熊战火将无数的城市、住宅、公路和桥梁烧成灰烬,人们的家园被践踏和毁灭,人类的文明被蹂躏和摧残。

如今,风沙已止,硝烟四散。但人们却无法忘记由法西斯侵略者强加在世界人民头上的那场巨大悲剧,也无法忘记战争中那些较力较勇的壮阔场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也给人类留下了深远的启迪。

当时光如流水一般在历史的表面冲刷而过,那些经典的战争、那些曾叱咤一时的军事将领,却已一一沉淀到了史书的字里行间。

苏联的朱可夫和崔可夫、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和巴顿、英国的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等,都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炫目人物。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指挥才能和拼搏勇气在那场规模罕见的战争中为自己留下了威名,但常言道:孤掌难鸣。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强大的对手,也无以显示出他们的高明之处。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之所以能够逆历史潮流而上、以非正义的战争与世人对抗,绝离不开个别真正有军事才能的将领在这场对他们来说完全是非正义的战争中起到的作用。

埃尔温·隆美尔就是在军事上为法西斯军国主义者对外侵略扩张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典型代表。

隆美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名将,深得希特勒的器重。他出身于一个普通的中学校长之家,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担任过军校教官、希特勒警卫部队的指挥官、装甲师师长、集团军和集团军群司令。在德国入侵法国时,他指挥的第七装甲师进展神速、挺进最远,被称为“魔鬼之师”;在北非战场上,他指挥德国的非洲军团在兵力相差悬殊、战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屡败英军,并一度进抵阿拉曼、逼近埃及的开罗城;在盟军大规模反攻时,他又成功地组织了千里大撤退,被称为“沙漠之狐”;在担任B集团军群司令时,他主持修筑了著名的”大西洋壁垒”,并指挥了诺曼底抗登陆作战。作为希特勒的心腹爱将,他为纳粹德国付出了犬马之劳,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德国国防军26位元帅之一。后因对德国的政治前途和军事前途丧失了信心,与希特勒在政治和战略上产生了分歧,最终又因无意中卷入了反希特勒的密谋活动,被迫于1944年10月服毒自杀。

从某种意义上说,隆美尔是历史上的幸运儿。他不仅在生前就已红遍德国、妇孺皆知,而且在希特勒纳粹政权覆灭后,其他法西斯帮凶一个个变得臭名昭著,被世人所唾弃的情况下,隆美尔的名声反而扶摇直上,很多史学家和小说家都把隆美尔作为描写的对象,美国人更是别出心裁,拍摄了一部大力吹捧他的电影《沙漠之狐》,德国也先后用隆美尔的名字命名了一些军舰、兵营和大街。甚至有一些人利用希特勒赐死隆美尔一事,不惜编造事实,谒力把隆美尔塑造成反纳粹的英雄。

隆美尔的确在军事方面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他是个出色的战术家。在进攻中,他善于集中兵力,对敌人的侧翼发起猛攻,一旦突破后,则迅速卷击,断敌后路,常把对手打得惊惶失措,而在追击时,他又迅如疾风,马不停蹄,从不给对手留下任何喘息之机。在防御时,他善于将机动部队和非机动部队适当地配合在一起,奇正结合,并巧妙地利用地形、外物等增强防御的稳固性,善于布防地雷带等各种人工障碍。无论在进攻、追击、防御甚至撤退时,隆美尔都善于很好地利用手中的各种武器,精心组织诸兵种间的密切协同,并经常伴有别出心裁的新发明、新创造。中国的《孙子兵法》日:“兵者,诡道也。” 隆美尔就是玩弄阴谋诡计的高手,他善于设置疑兵计,或以假乱真,或声东击西,或以退为进,或假攻实守。有时他用汽车伪装成坦克,制造实力强大的假象,有时他让车辆扬起沙尘,编导队伍浩荡的气势。

隆美尔不仅在实战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他根据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斗经历而写成的军事著作《步兵进攻》,甫一出版就成了畅销书,并深得一些军事家的青睐。美国人曾从这本书中提取出了十五句话作为军事名言:盟军名将蒙哥马利也曾将这本书读得滚瓜烂熟。

隆美尔的成绩跟他的勤奋努力有着重要的关系。

他天生体弱、个子不高、相貌不扬,而且受过的教育极为有限。但他不贪图享乐,勤于自勉,终生恪守禁欲主义原则,把时间都用到了强化自身方面。他坚持每天的体能锻炼,以克服天生体质不好的弱点,并热衷于对相关事物的钻研。他远离社交界,从不出入酒楼饭店,即使在他成名后、崇拜者来函如雪片的情况下,也没对任何一个狂热的女子动过心。相反,他却先后研究过重机枪、内燃机的原理,拉过小提琴,频繁地拆装摩托车,阅读过很多军事书籍,熟背过数学对数表,能够心算出任意抽出的十七位根数。

但由于他目光狭窄、不重战略,其军事建树仅仅停留在战术层面,无以成为军事大家。德国因其战事不断,曾出现过许多军事大家,如格奈泽瑙、克劳塞维茨、毛奇、史蒂芬等。隆美尔却无法与他们并肩而立。他缺少敏锐的战略眼光,基本没有什么战略素养,为了赢得局部战斗的胜利,他甚至可以违抗命令、一意孤行,体现出很浓的战斗机器的色彩。对于北非,希特勒本来将之视为次要战场,派隆美尔去那里不过是想帮助意大利稳定北非战局,牵制英军,以便集中力量进攻苏联,但隆美尔到了那里却穷追猛打,并要求希特勒一再增兵,使得德国扩张野心与实力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尖锐。隆美尔这种缺乏战略眼光的做法注定了他在北非的最终失败。他不但自己不重战略,甚至在任教官时,也不容许他的学生过多地涉猎《战争论》,他对学生们说:不要去考虑克劳塞维茨怎么想、怎么说,你自己到底是什么看法7战略上的缺陷成了他致命的弱点。所以,英国陆军元帅迈克尔·卡弗曾经这样评价他:“隆美尔之所以在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因为他在战场上获得了成功,但这种成功更多的是出于他的战术天才,而非战略创见。” 当然,隆美尔之所以能够名声远扬,甚至几乎成了神话英雄似的人物,不仅仅是由于他的军事才能,舆论的宣传也是个重要因素,而且这种宣传不仅来自于德国内部,盟军对他的宣传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42年6月,由于英军在北非的战场上连连失利,英国首相丘吉尔为抵挡来自议院的压力,不得不以夸大隆美尔的方式出招,他说:“我们是在与一位非常大胆、机智的对手作战。在战争的浩劫中,请允许我说,他(隆美尔)是位伟大的将军。”受其影响,尾随而来的美国也把对隆美尔的关注过分夸大了。他们的指挥高层时刻追随着隆美尔的行踪,将北非战场的中心牢牢地锁定在隆美尔身上。在此期间,英国先后进行的两次暗杀隆美尔的行动更加提升了他的知名度。盟军上级军事机构对隆美尔的夸大无疑也加强了下级战斗部门包括普通士兵们对他的恐惧感。1942年,英军的中东总司令克劳德·奥金莱克就曾经说过: “对我们的士兵来说,真正的危险是我们的朋友已将隆美尔变成了一个怪物,因为我们对他谈论得太多了。他不是一个超人,尽管他精力旺盛,富有才干,即使是个超人,也丝毫没有必要让我们的士兵把他看成是个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人物。” 这还只是盟军方面的宣传力量,而来自德国内部的、对隆美尔的夸大宣传更是无以复加。为了增强德国对外侵略的必胜信心,德国的媒体舆论每天都在大肆吹捧这个希特勒宠将在北非的光辉业绩,电台、报纸、照片、讲话…… 隆美尔的战绩无所不在。而就隆美尔自身来说,他也是个爱荣耀高于爱生命的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就因为在进攻蒙特山时没拿到功勋奖章而要求史学家修改历史,并要求政府发表声明来肯定他的成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他更是只要没有私人摄影师跟在身后,就很少到什么地方去。他的多数战场上的照片,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摆好姿势,专为宣传而拍摄的,这种照片数以千计。与隆美尔同时为希特勒冲杀,正战斗在苏联战场上的坦克战专家古德里安就曾说过: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许把我吹嘘成隆美尔那样,我只能让你们增强信心,以杜绝类似的情况在我身上发生。”但隆美尔喜欢别人吹嘘他,他喜欢人群为他欢呼的场面,也喜欢听到 “隆美尔必胜”的口号,但喜欢仅仅是喜欢,宣传也永远是宣传,违背事实的编造只能欺骗一时,却无法欺骗历史。

尽管隆美尔对希特勒忠心耿耿,死心塌地为其卖命,后终因二人意见相左,不可调和,希特勒便借隆美尔涉嫌暗杀行动之机而令其服毒自杀。纵观隆美尔这一生,我们不能否认他是个军事奇才,在战术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在军事领域内有着特殊的地位。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军事才能和在战术领域的创造是为德国法西斯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而服务的,帮助法西斯将侵略推向更高点。因此,他的才干,不仅没有造福人类,反而阻碍和延缓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他不可避免地成了千古罪人,并且无法逃脱最终失败的命运。

电子书信息 隆美尔:沙漠中厮杀的狡狐 第二次世界大战图文典藏本 扫描版 慧眼看PDF电子书 102.50M
获取电子书

本站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隆美尔:沙漠中厮杀的狡狐 第二次世界大战图文典藏本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