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 呈现幽默大师林语堂思想深邃的一面,为现代中国思想史重启新文明的探索

 

编辑推荐

1. 林语堂视“批评”为现代知识分子标识。本书力图揭示的,正是作为思想家、哲学家、批评家的林语堂。

2. 作为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林语堂坚定捍卫“德”“赛”二先生,修正了许多新文化运动激烈反传统的论调。他又善于重新发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发展出一套“抒情哲学”,并将之推向世界,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性进程仍具备可用资源与活力。

3. 林语堂的跨文化之旅是跨国性、全球性的。他不单纯是译介中国文化,更是在跨文化翻译行为中,将批评的视野扩展面向整个现代文明。

4,题材新颖。本书有别于市面常见的、着重描写生平事迹的林语堂传记,尤其关注林语堂思想层面,认为他与鲁迅、胡适二人,共同构成中国现代思想纵横轴上的三个坐标。

本书以现代中国知识史、尤其是中美知识交往史为背景,追溯林语堂穿梭中西文化的跨国之旅,考察其中、英、德三语创作,展露中国现代文化最重要的遗产之一。

5,作者征用第一手材料,特别是挖掘、翻查了大量国外书信文献,使读者能够更完整、深入地了解林语堂的思想内核与演变轨迹。又以历史学家的严谨考证与跨文化理论视野相结合,重塑林语堂在现代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经典地位。

内容简介

1895年,林语堂出生在福建漳州的山村,自十岁时离开故土,毕其一生,辗转旅寄。在国内,考究语言,创办报刊,为当时文坛一开“幽默”新风;在国外,针砭时事,引介东方,以独有见地诠释“吾国与吾民”。

这部传记,笔路延绵,跋涉文山史海,溯沿思想轨迹,寻绎其生平,藉以重新发现不仅仅是作为文学家的林语堂,更欲还原出兼批评家、哲学家、思想家等多重身份的林语堂。

鲁迅、胡适、林语堂,他们的精神遗产,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的重要知识思想资源。而林语堂留赠后人有形及无形的一切,将对新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别有深远的启发意义,亦为跨文化交际与互动带来崭新的理解。

作者简介

钱锁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文学博士,现为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专治中西文学文化研究,编著中、英文作品多部,包括专著Liberal Cosmopolitan: Lin Yutang and Middling Chinese ModernityLin Yutang and China's Search for Modern Rebirth等。

目录

第一章 林语堂与现代中国知识思想遗产

纪念林语堂

反思鲁迅遗产

我们要鲁迅还是胡适

林语堂: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与世界

 

第二章 基督教熏陶与西式教育

牧师的儿子

最杰出的“圣约翰人”

上北京遭遇“文化反差”

从哈佛到莱比锡

 

第三章 “大革命”时代民族主义情怀

科学与国学

泰戈尔与印度

“费厄泼赖”还是“痛打落水狗”

萨天师语录

 

第四章 从“小评论家”到“幽默大师”

“小评论家”

幽默作为社会批评

幽默作为自我释放

 

第五章 一个人在黑暗中吹口哨

与鲁迅的友谊

平社一员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暗中放冷箭

 

第六章 “我的中国”:东方向西方倾谈

与赛珍珠和华尔希结缘

《吾国与吾民》

 

第七章 “中国哲学家”的诞生

去美国

《生活的艺术》

 

第八章 阐释中国为抗战发声

战时中国前线报道

“新中国的诞生”

战时女杰

 

第九章 东方智慧与世界和平

种族与帝国:印度问题

“革命外交”

东方智慧与现代病

与华尔希夫妇的友谊

 

第十章 中国的内战与美国的智慧

《枕戈待旦》

打字机、苏东坡和《唐人街一家》

美国的智慧与美国的愚蠢

美国式友谊

 

第十一章 瞭望远景

《远景》

南洋大学风波

重新发现耶稣

 

第十二章 我话说完了,走了

回“家”定居台湾

共建人类精神家园

我走了

附录 林语堂全集书目

后记

电子书信息 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 呈现幽默大师林语堂思想深邃的一面,为现代中国思想史重启新文明的探索 6.40M
获取电子书

本站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 呈现幽默大师林语堂思想深邃的一面,为现代中国思想史重启新文明的探索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