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重建: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白俄罗斯,1569—1999

 

编辑推荐

这片不应被化约为苦难符号的大地

见证了自废墟之中重塑一切的鲜活历史

和洪流之下现代世界的诸般可能

◎2003年美国历史学会乔治·路易斯·比尔奖、2003年东部书评奖、2004年美国学会乌克兰研究图书奖 获奖作品

◎知名政治思想史学者塞缪尔·P. 亨廷顿,《国际历史学评论》《外交事务》《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赞誉推荐

★东欧史重量级学者蒂莫西·斯奈德独立著作首次引进。欧美学界东欧历史及民族主义研究的代表性作品。

★再造民族叙事,见证“想象共同体”流变中的残酷与光明。
“在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人们可以找到所有能想象到的造成民族冲突的原因:帝国瓦解、不具有历史合法性的国界线、挑衅的少数族群、扬言复仇者、恐惧的精英人群、新建立的民主政治体制、种族清洗的记忆以及长期冲突的民族迷思。”
这是一次有关民族性生成的重检与注疏,斯奈德大胆地将研究对象置于四个世纪的历史演变之间,从而揭示了这条道路上的不同走向与路径。

内容简介

20世纪末,原来波兰-立陶宛王国的核心地区已经分裂为四个以民族命名的现代国家:波兰、乌克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早期的一种民族观念如何演变为四种现代民族观念?

维尔纽斯、维尔尼亚、维尔纳,在本书中,这些指涉着同一座城市的区别微妙的名字,以看似不动声色的方式出现在同一个句子的两端。它们是本书所述故事的背景音符,指示着一整套有关“我是谁”“我的祖国在哪里”“什么是民族”的记忆、理念和话语。跨越四个世纪,四个国家,通过将目光落在这片有着复杂民族混居背景、经历过极其多元的政体模式,被几度撕裂乃至摧毁的土地上,斯奈德试图为我们揭示民族理念转变的奥秘,追踪概念如何被解释、扭曲、发明和滥用,如何在与更为复杂的外部力量相互衍生的过程中酿成深重苦难,又焕发出崭新光辉。

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试图为有关通往国家的路径的终极问题寻找回答: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条路上的苦痛经验?

作者简介

蒂莫西·斯奈德(Timothy Snyder1969—)

当今美国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现为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维也纳人文科学学院终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东欧史。斯奈德也是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委员会成员之一。撰有多部备受称誉的史学著作,包括《黑暗世界:作为历史和警示的大屠杀》《一幅秘密战争的素描:一位解放苏维埃乌克兰的波兰艺术家》《红王子:哈布斯堡大公的秘密生活》等。此外,以对话的方式,斯奈德帮助他的朋友、著名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在弥留之际完成了最后一本书《思虑20世纪》。其著作获得了包括艾默生人文奖、汉娜·阿伦特奖等在内的12项大奖。此外,他还是《现代欧洲历史期刊》和《东欧政治和社会》的编委之一,其文章常常见诸《纽约书评》《外交事务》《新共和》《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

 

译者简介

潘梦琦,毕业于复旦大学国政系,现为编辑。

目录

名字与来源

地名表

地 图

缩 写

档 案

导 论

 

第一部分丨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的祖国之争

第1章  立陶宛大公国(1569—1863)

第2章  立陶宛!我的祖国!(1863—1914)

第3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维尔纳斯之问(1914—1939)

第4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维尔纽斯之问(1939—1945)

第5章  尾声:苏维埃立陶宛的维尔纽斯(1945—1991)

 

第二部分丨危机四伏的乌克兰边境

第6章  近代早期的乌克兰(1569—1914)

第7章  加利西亚和沃里尼亚的边缘(1914—1939)

第8章  乌克兰西部的种族清洗(1939—1945)

第9章  波兰东南部的种族清洗(1945—1947)

第10章  尾声:共产主义和被清除的记忆(1947—1981)

 

第三部分丨重建波兰祖国

第11章  爱国的反对派和国家利益(1945—1989)

第12章  标准的民族国家(1989—1991)

第13章  欧洲标准和波兰利益(1992—1993)

第14章  尾声:回到欧洲

 

注 释

致 谢

索 引

电子书信息 民族的重建: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白俄罗斯,1569—1999 6.55M
获取电子书

本站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民族的重建: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白俄罗斯,1569—1999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