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

 

编辑推荐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作品。诺奖授奖词:她精准的诗意语言所营造的朴素之美,让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沉默的经典”诗歌译丛*一辑,装帧升级,诗歌爱好者收藏佳品。

露易丝·格丽克是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众多文学大奖得主,享誉诗坛已久,作品首度引进。

本书特别收录格丽克部分早期诗作,可一窥作者诗风变化。

内容简介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完整收录了格丽克的《阿弗尔诺》(新英格兰笔会奖)和《村居生活》(格林芬诗歌奖短名单)两本诗集;此外还有早期五本诗集的精选,涉及的诗集为《头生子》(美国诗歌学会诗人奖)、《沼泽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里斯的胜利》(全国书评界奖)、《阿勒山》(国会图书馆丽贝卡•博比特全国诗歌奖)。

作者简介

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1943— ),美国桂冠诗人,生于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1968年出版处女诗集《头生子》,至今著有十二本诗集和一本诗随笔集,遍获各种诗歌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等。

格丽克的诗长于对心理隐微之处的把握,早期作品具有很强的自传性,后来的作品则通过人神对质,以及对神话人物的心理分析,导向人的存在根本问题,爱、死亡、生命、毁灭。自《阿勒山》开始,她的每部诗集都是精巧的织体,可作为一首长诗或一部组诗。从《阿勒山》和《野鸢尾》开始,格丽克成了“必读的诗人”。

前言

导读:要引来闪电的眷顾 

 

在面对格丽克诗歌的十年里,作为译者和一名诗歌写作者,最深切的感受,是她的诗歌写作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也有许多让人颇费思量的地方,即阅读的问题,这里我们以她的 2006 年诗集《阿弗尔诺》尝试分析。

与 1985 年诗集《阿基里斯的胜利》和 1999 年诗集《新生》类似,这本诗集以一个希腊神话故事作全书的基础,在格丽克众多诗集中颇具代表性。译者在《露易丝·格丽克的疼痛之诗》一文中引用了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关于这本诗集的书评文字:“诗集中的18 首诗丰富而和谐:以相互关联的复杂形象、一再出现的角色、重叠的主题,形成了一个统一的集合,其中每一部分都不失于为整体而言说。” 期待读者从整体出发,对 18 首诗作进行分类,细加琢磨,或能窥得格丽克创作的一些奥秘。

但实际阅读恐怕远没有那么容易。首先,对每首诗细细勘察,即会遇到一些难解之处。如第一首诗《夜徙》前两节:

 

正是这一刻,你再次看到

那棵花楸树的红浆果

以及黑暗的天空中

有鸟儿夜徙。

这让我悲伤地想到

死者再看不到它们——

这些事物为我们所依赖,

但它们消逝。

 

这里“你”与“我”、“我们”的转换是多么不易察觉!但细读之下,我们不免起疑:这里的人称“你”、“我”和 “我们”是泛指的,还是特定的?如果是特定的,指的是谁?初读时我们不妨假定是泛指,但这本诗集中还有一首与它内容相近的诗作《夜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追索,其中写道:

因为在我的另一种生活里,我曾

伤害过她:维纳斯,

这颗黄昏之星,

诗集《阿弗尔诺》里的希腊神话是珀尔塞福涅被冥王哈得斯劫持为妻这样一个暴力的“爱情”故事,在希腊神话中,有冥后珀尔塞福涅与维纳斯争夺阿多尼斯的故事,这里的“我”,应是珀尔塞福涅无疑。珀尔塞福涅过两种生活: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待在冥界,其他时间回到母亲身边,因此,具体地说,此处的“我”应是从冥界回到大地上的珀尔塞福涅,一个大地上的少女的角色。诗中的“另一种生活”,则是她作为冥后的生活。

我们将这里的结论带入《夜徙》一诗,来理解其中的“你”、“我”,也是成立的,但“你”、“我”是一人还是两人?笔者倾向于“你”、“我”对应珀尔塞福涅的两种身份,两个自我。

其次,如何将这本诗集作为一个整体阅读?这本诗集里与珀尔塞福涅神话没有明显关联的诗作,多数诗篇里的主角类似珀尔塞福涅的“大地上的少女的角色”:对爱情充满想象,具体诗篇中往往是一双姊妹,或者说一个少女的两个方面,其中的“我”有时又是一个沉迷于性爱中的女人,这样一种由一而二、由二而一的分化,正类似于珀尔塞福涅的两种身份,而其内容,也大致是爱情或关于爱情的谈论,如《棱镜》:

如果你坠入爱情,妹妹说,

那就像被闪电击中。

 

她正满怀希望地说着,

要引来闪电的眷顾。  (4)

 

你长大,你被闪电击中。

当你睁开眼睛,你永远与你的真爱

缚在了一起。  (13)

 

直接描述珀尔塞福涅的诗作,则充满了暴力,充满了凄厉!颇类于闪电过后一片焦土,如第一首《漂泊者珀尔塞福涅》里写她正躺在冥王哈得斯的床上,说她相信“她早已是一个囚犯,自从她生为女儿”。可谓是一针见血,典型的格丽克用笔。

格丽克是一位值得多角度阅读的诗人,包括我们很少提及的她的诗随笔,亦是理解她的诗歌的一把钥匙,我们且引一段她的随笔结束本文:

 

吸引我的是省略,是未说出的,是暗示,是意味深长,是有意的沉默。那未说出的,对我而言,具有强大的力量:经常地,我渴望整首诗都能以这种词汇制作而成。它类似于那看不到的;比如,废墟的力量,已毁坏的或不完整的艺术品。这类作品必然地指向更大的背景;它们时常萦绕心头,就因为它们不完整,虽然完整性被暗示:暗示另一个时代,暗示一个世界,让它们置于其中就变得完整或复归完整。

 

柳向阳

电子书信息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 1.34M
获取电子书

本站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