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种姓不能用来解释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果不考虑种姓和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我们就不可能完全理解美国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
在美国的种族冲突、阶级矛盾之下,暗藏着种姓制度这一“看不见的骨架”。在《美国不平等的起源》中,普利策奖得主伊莎贝尔·威尔克森探索的便是这种强大的、不可见的等级制度。种姓本是印度一种按人的血缘或出身、婚姻、职业、宗教信仰等来划分社会地位的制度。作者威尔克森认为,美国也暗藏种姓制度,其定义黑人、白人或“非白人”的方式,历史上的种族隔离政策与法规,还有美国人民的观念与作为,都符合种姓制度的定义与特点。威尔克森深入历史,结合真实事例,展现美国隐藏的种姓制度,并指出僵化的等级制度如何塑造了当今的美国和美国历史。在《美国不平等的起源》中,威尔克森将印度、纳粹德国的种姓制度与美国联系起来,总结了“支撑”美国种姓制度的八大支柱,包括神圣化、承袭性等。她结合翔实的案例,包括2008年、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讲述了种姓制度对美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并用个体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例如马丁·路德·金、棒球运动员萨奇·佩吉、威尔克森本人以及其他许多人的故事,展现日常生活中种姓的暗流。
作者简介
伊莎贝尔·威尔克森
Isabel Wilkerson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美国国家人文奖章获得者。
曾任《纽约时报》芝加哥分社社长、哥伦比亚大学国家新闻艺术计划的董事会成员,先后任教于埃默里大学、西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现任波士顿大学新闻学教授。
曾获数十项图书奖项,包括乔治·波尔克奖、古根海姆奖、马克·林顿历史奖、希尔曼图书奖、安妮斯菲尔德·沃尔夫非虚构类图书奖、斯蒂芬·安布罗斯口述历史奖、新英格兰非虚构类图书奖、独立文学奖、霍雷斯·曼·邦德图书奖、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最佳文学处女作形象奖、赫斯顿·赖特非虚构类图书奖等。
代表作《他乡暖阳:美国大迁移史》曾获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非虚构类图书奖,被评为《时代》杂志21世纪10年代十大最佳非虚构类图书,并入选《纽约时报》有史以来最佳非虚构类图书榜单。
译者
姚向辉
翻译爱好者。主要译著有《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全能侦探社》《教父》《克苏鲁神话》等。
顾冰珂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编辑、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