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现代社会的快速节奏和生活压力使人们身心疲倦而无从释放重负,而古代的文人雅士即使同样有时代困境与生活压力的挑战,往往也能从容淡泊,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一杯茶、一盅酒、一顿饭,也能品出高雅,弹琴弈棋、写字作画、种花艺草,也能悟到生命的本质。
“中华生活经典”丛书遴选反映中国古代生活的经典,约请各方专家注释、翻译,并结合历史和现代生活加以点评,让现代人在品尚古代中国人优雅生活的同时,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内容简介
★ 山家清供
南宋林洪所撰《山家清供》,二卷,104节。收录以山野所产的蔬菜、水果、动物为主要原料的食品,记其名称、用料、烹制方法,行文间有涉掌故、诗文等。全书广收博采,内容丰富,涉猎广泛,是一部融饮食、养生、文学为一身,描写宋代士人生活情趣的奇书。
★ 大观茶论(外二种)
《大观茶论》(外二种)共收三种茶书,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明许次纾《茶疏》黄龙德《茶说》。《大观茶论》全面论述了宋代的主流茶道艺,在古代茶文化史上有重要历史地位;《茶疏》是明代茶文化的集成之著,详尽而务实地论述了茶事的各个方面;《茶说》全面总结了明代炒青绿茶的制作工艺,所记录的工艺程序为此后的绿茶制作所沿用。
★ 食宪鸿秘
《食宪鸿秘》是清代大学者朱彝尊所撰重要饮食文献,分上下两卷,涉及饮、饭、蔬、果、鱼、禽、卵、肉等15属,计有菜肴、面点、佐料配制三百六十余种,附录汪拂云抄本菜肴制作方法79条,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少量引自明高濂撰《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有些则是首次见诸记载,部分条目又被之后的袁枚《随园食单》、顾仲《养小录》等饮食烹饪专著所引用。本书对于中国烹饪史的研究和烹饪技艺的继承开发都有重要价值。
★ 文房四谱
宋代苏易简撰写。全书分笔谱、砚谱、纸谱、墨谱四部分,书前有徐铉序,末有自序,分别探讨和记载了笔、砚、纸、墨产生的根源、制造的工艺以及流传的故事。不仅是介绍文房器具的开山之作,同时在古籍辑佚上也有参考价值。
★ 长物志
长物,意思是多余之物。作者说书中所列之物,为多余、无用之物,但所涉之物皆为晚明文人清居生活之物,其陈述的文字是对“晚明文人生活方式的完整总结,反映晚明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全书共十二卷,涉及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等方面,其内容范围较广,从某种意义上说,为明代士人所整理的一本晚明文化的阅读文本。
★ 饮流斋说瓷
许之衡,室名饮流斋,自号饮流斋主人,故其《说瓷》一书,书名为《饮流斋说瓷》。本书是在总结前人知识与个人见闻的基础上而撰成的一部研究中国陶瓷史的专著。作者运用分类、排比等方法,博览约取,叙述有条,收集了大量古陶瓷的学名和俗称,为后人保留了众多的历史名词与古董术语,至今仍为中外博物及文物领域相沿使用。全书共十卷,依次为概说、说窑、说胎釉、说彩色、说花绘、说款识、说瓶罐、说杯盘、说杂具、说疵伪。各章纵说历史变迁,横说花色种类,追本溯源,层层递进,析入毫芒,为初学入门之基础,治瓷学者必读之书。
★ 装潢志
《装潢志》一卷,明人周嘉胄撰,该书详细记录了我国古代书画装裱工艺数十道工序的精细实施流程,并结合作者本人的实际装裱经验提出建议,还有与装潢裱褙相关的文化价值讨论与名人轶事记录,堪称中国古代装潢经验与装潢文化最全面的总结性专著。本次译注选取《昭代丛书》本为底本,对原文精心注释翻译,并结合现代书画装潢技术的发展做了点评分析,配有操作工艺实景照片和用料图片等,图文并茂,生动易读。
★ 泉志
泉志”就是“钱志”,是专门写钱的。在《泉志》开头,洪遵讲了他写此书的宗旨,他认为顾烜、封演、金光袭、李孝美、董逌等人的书或太简略,或多失误,他要结合实物,且“旁考传记,下逮稗官所纪”,纠正前人失误,撰写一部较为充实可靠的关于钱的专著。《泉志》大约研考了320种“钱币”,洪遵把它们分为九大类(即九品),依次为正用品(三卷)、伪品(二卷)、不知年代品(二卷)、天品(一卷)、刀布品(一卷)、外国品(三卷)、奇品(一卷)、神品(一卷)、厌胜品(一卷)。《泉志》收载的三百多种“钱币”,基本涵盖了先秦至五代的铸币。给钱币搜集、收藏、研究带来巨大的便利。
★ 溪山琴况
“琴况”,即琴(琴音、琴乐)之状况、意态(形)与况味、情趣(神)。徐上瀛根据宋崔尊度“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原则,按照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把音乐的主要特性划分为二十四况,即: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彩、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系统地阐述弹琴要点和琴学的美学原则。
★ 古玉图考
国人用玉源远流长,构成了独特的玉文化。清吴大澂《古玉图考》,堪称古玉研究经典之作。该书不分卷,考说古玉四十余种近二百件,图文并茂,图由大澂族弟吴大桢绘制,图后按类附器物尺寸、名称、用途、年代的文字说明,内容丰富,直观易晓。其收录齐全,品类丰富;绘图精确,标注翔实;考证精当,多有发明。这次即精选底本,参考其他版本和近今学者研究成果,校正错讹,疏解字词,直译原文,加以点评,并配以精美玉器照片六十余帧。
★ 阳羡茗壶系·骨董十三说
《阳羡茗壶系》考察阳羡陶工陶土的世系流传,从创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别派介绍了陶工一系的流传。将紫砂工艺的发展过程,从初创、发展到兴盛阶段出现的名工名匠逐一记述,并且考订其生平、艺术风格、所见传器等,以鉴赏家眼光分别录入书中,是第一部宜兴紫砂专著。
作者简介
林洪,字龙发,号可山。福建泉州人。南宋中后期人,生卒年不详。林洪青年时求学于危巽斋在漳州兴办的龙江书院,后来在江淮一带游历二十余年而未曾返乡,与当时江浙一带士林人物颇多交游。林洪多才多艺,不仅精通饮食之道,而且能诗会画,有《西湖衣钵集》、《文房图赞》等流传,《千家诗》也收录了他的三首诗。
张可辉,男,历史学博士,博士后,南京邮电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和文化史研究.近年主持或参与课题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课题1项,参与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后期基金资助课题、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各1项。
汪圣铎,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著作有《两宋财政史》、《中国钱币史话》、《两宋货币史》、《两宋货币史料汇编》、《宋代社会生活研究》等。
徐上瀛(约1582—1662),别名青山,号石泛山人,江苏娄东(太仓)人。明末著名琴家。虞山琴派代表人物。徐上瀛学风严谨,纠正了严澄弹琴只求简缓而无繁急的缺点,自成一体,达到了较高的弹奏水平。他总结多年的弹奏实践,辑成了《大还阁琴谱》一书。是我国古代琴艺界的瑰宝。在严澄提倡的“清、微、淡、远”的基础上,提出了“和、静、清、远”等二十四要诀,系统地阐述弹琴要点和琴学的美学原则。
吴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避清穆宗讳改名。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别号白云山樵、愙斋、郑龛、白云病叟等。晚清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同治初客沪上,入萍花社书画会。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编修,曾上疏请停修圆明园及裁减同治帝大婚典礼。光绪四年(1878),授河南河北道;六年(1880),随吉林将军铭安办理边防;七年奉命会办北洋军务;十一年,会同珲春都统依克唐阿与俄使会勘边界,据理争回被侵占之珲春黑顶子地区。不久升任广东巡抚,在任反对葡萄牙管辖澳门;十四年,署河道总督,仅用四个月而使郑州决口合龙,旋实授,以丁母忧归;十八年,授湖南巡抚,设求贤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自请率湘军赴辽抗日,大败于牛庄,被革职留任。光绪二十四年(1898),又被处以革职永不叙用。以风疾卒于家。吴大澂起家翰林清贵,为官之余,博通训诂辞章,又是当时著名书画家、古玩收藏鉴赏家和金石学家,书法遒丽,著作丰富,有《愙斋诗文集》、《说文古籀补》、《字说》、《愙斋集古录》等;《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十六金符斋印存》、《权衡度量试验考》、《吉林勘界记》等10余种,《清代七百名人传》称其“文采风流,照耀京国”(《吴大澂》)。《古玉图考》则是吴大澂在古玉研究方面的一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