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阿伦特的一生自风雨中而来,在不断地逃亡中成长为20世纪重要的女性思想家。
幼时出生在世俗犹太家庭,从“反犹”言论中她初次有了内心的觉醒意识到一定要捍卫自己的尊严;经历战乱、求学、被迫害等事情,她依然是“傲慢的汉娜”,并且始终头脑清醒地在坚持思考,在探索生活与哲学;阿伦特的好友作家玛丽·麦卡锡,认为阿伦特是“光彩照人的女主角”、纽约沙龙的人对这位“魏玛的摩登女郎”念念不忘;哲学家海德格尔对她一见钟情……通过借助档案、采访资料、诗歌手稿和私人书信等资料,以及33张珍贵的照片,我们得以重新认识这位20世纪重要的女性思想家波澜壮阔的一生。
二、作为女性主义思潮的重要引领者,阿伦特的思考始终传达着思考、智识的力量。
1959年当普林斯顿大学向阿伦特提供教授职位时,她威胁要拒绝,因为《纽约时报》着重强调她会是“第一位女性”。阿伦特希望因她的思想得到认可,而非因为她的性别,重要的永远是她的思想。关于平庸之恶,她说“我认为,恶在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极端的,而从来不是根本的:它并不具备深度,因此也没有什么恶魔般的色彩。恶可以毁坏整个世界,就像霉菌一样在表面肆意蔓延。只有善才有深度,可以是根本性的。”关于思考,她说“知识分子”是一个令人憎恶的字眼。 她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进行自省的独立思考。”关于孤独,她认为可以用加图的话说,“我无所事事时最为活跃,我独自一人时最不孤独”。
三、特立独行的叛逆少女、傲慢的阿伦特、“犹太人的叛徒”,一个女性思想家充满荆棘的独立之路,依然在这个时代可以作为我们人生之路上的灯塔。
15岁时在中学课堂上带领学生联合抵制一位冒犯了她的老师;到达母亲新组建的家庭后,不屑于做一个“端庄淑女”,自己喜欢的家庭活动才会参加;“二十年代女子犯禁的事她全做过:当众抽烟、不为世俗接受的爱情, 还包括在大学里成为非常优秀的学生, ……冒险的活力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在战争期间,将自己的公寓地下改为救助站,参与青年派组织救助犹太人到巴勒斯坦,作为犹太人经历纳粹的死亡威胁之后,却在针对艾希曼的世纪审判中,认为这只是一个平庸之人,平庸之恶而不是恶魔。从个人成长到思想研究,阿伦特一直都是那个特立独行的人。
内容简介
阿伦特是重要的哲学思想“平庸之恶”的提出者,她与西蒙娜·波伏瓦、苏珊·桑塔格一起被视为20世纪三大女性思想家。奥古斯丁说:“我爱你——我愿你是你所是。”这也是阿伦特曾反复引用的话。借助档案、采访资料、诗歌手稿和私人书信等资料,以及 33 张珍贵的照片,我们得以认识真实且隐秘的阿伦特。
从小她就敏感地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是一个外人,一个反叛者,或者像她后来自己说的,一个“局外人”和一个“亡命之徒”,她后来的人生也没有改变这两种身份:诗人兰德尔·贾雷尔说,阿伦特的婚姻是“双王制”.他们相互滋养着对方的心智生命;好友玛丽·麦卡锡说,阿伦特像一个“孤独的旅客,在她思想的火车上”行驶;面对他人的批评,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回应道,“我讨厌当个刺儿头,但恐怕我确实是个刺儿头”……
在她与海德格尔、本雅明、鲍德温和雅斯贝尔斯等人的交往中,我们也得以窥见思想的海啸扑面而来。
作者简介
[美]萨曼莎·罗斯·希尔 Samantha Rose Hill
汉娜·阿伦特政治与人文中心的助理主任,巴德学院政治学客座助理教授,布鲁克林社会研究所副教授。在本书中,“我希望可以向读者描绘一个无比生动的女人的画像,来展示她为何被视为思想和行动上的双重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