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贫困:一个美国问题》普利策奖得主,《扫地出门》作者马修·德斯蒙德新著 贫困不是一条线,而是社会弊病的死结。一个人的贫困,就是另一个人的利润。穷人无法改变现状,是因为有人乐见其成,从中获益

 

编辑推荐

1.马修·德斯蒙德是一个出身贫寒的社会学家,对穷人的生活经历有着切肤之痛,在这本书中,他继续为美国最困难的底层发声,不仅研究扎实,引述丰富,且观点掷地有声、行文妙笔生花,感情更是溢于言表,勾勒出渺小失语的边缘群体在社会中的真实经历。同为出身底层的奥普拉评价:德斯蒙德是美国的良心。

2.作为一个学者,德斯蒙德并没有痴迷于理论的建树、宏大的叙事,而从细碎的日常出发,用触动人心的写作方式,基于一个个真实的细节,对社会性贫困的的根本原因抽丝剥茧,为我们对贫困群体的认知、对贫困问题的理解提供了耳目一新的角度

3.近年来,美国社会的政治割裂、社会失序,使一个作为先进和繁荣代名词的精英的美国逐渐褪去,而另一个美国逐渐浮出水面,这本书对美国当前的社会问题、结构性贫困问题等提供了思考方法,也为反思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一个新的层面,虽然本书的写作基于不同社会的事实背景,但也有助于我们关心社会、理解现实。

内容简介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一个符合想象的美国纸醉金迷、机遇遍地,实在很难与“贫困”二字联系起来。然而,这样由中产和精英阶层代表的美国只是社会现实的一面,现实的另一面是,美国的贫困问题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严重的: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每9个人中就有一个缺乏生活保障;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学生中,有100多万人无家可归;因为被房东驱逐、居无定所,每年有许多人在街头流浪、死亡……

这样的现实触目惊心,在这个富有的国家,为什么存在这么多绝望和苦难?这正是社会学家马修·德斯蒙德想要回答的问题。他确实得出了答案:这个丰裕社会的贫困无法消除,是因为有人乐见其成并从中获益,一个人的贫困,就是另一个人的利润。显而易见,这本书中想要解释的美国式贫困并非绝对贫困,而是赤裸裸的不平等——要彻底理解贫困,我们不能只盯着穷人的生活。穷人无法改变现状,正是另一部分人“以贫为壑”的结果。他们压低穷人的工资,迫使穷人为基本的生存缴纳更多费用。他们总是优先考虑累积自己的财富,而不是缓解贫困问题,这就使得富愈富、贫愈贫,一地的贫穷与绝望在聚集,另一地的资源和财富却不断滋长、日益集中,导致最终筑起了贫富间难以逾越的高墙。

这样的高墙使得社会分裂失序。那些未曾经历贫困的人或许难以理解,贫穷并非只是低水平的物质生活这么简单,“饥饿和尊严是无法并存的”——在贫困线那一行简单的数字背后,是一部分人日复一日具体的痛苦,这意味着生理上的痛苦、心灵的创伤,意味着漂泊无依、提心吊胆,意味着尊严被践踏、人格的矮化、自由的丧失……因此,要彻底解决贫困问题,需要的绝不止做慈善这么简单,在一个丰裕的社会,如德斯蒙德所述,也许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多么高明的办法,而是解决问题的意志。

作者简介

社会学家、城市民族志学者,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驱逐实验室(Eviction Lab)主任,《纽约时报杂志》特约撰稿人。

德斯蒙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的贫困和公共政策方面。前著《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获普利策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卡内基奖等,被评为过去100年中最好的50本非虚构图书之一,获选有史以来100本最佳社会政策图书。德斯蒙德也因此获麦克阿瑟天才奖,被列入“影响全美政治议题的50位人物”。

电子书信息 《制造贫困:一个美国问题》普利策奖得主,《扫地出门》作者马修·德斯蒙德新著 贫困不是一条线,而是社会弊病的死结。一个人的贫困,就是另一个人的利润。穷人无法改变现状,是因为有人乐见其成,从中获益 2.64M
获取电子书

本站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制造贫困:一个美国问题》普利策奖得主,《扫地出门》作者马修·德斯蒙德新著 贫困不是一条线,而是社会弊病的死结。一个人的贫困,就是另一个人的利润。穷人无法改变现状,是因为有人乐见其成,从中获益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