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比医生快一步 为你讲透现代人家庭院前急救细节

 

编辑推荐

◎包括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中老年各个年龄层的突发疾病和意外状况急救方法,文字 图示,可操作性强。

◎作者贾大成为北京急救中心资深专家,拥有50年急救经验;多年来致力于急救普及教育,走进3000多家单位举办急救知识讲座,座无虚席。

◎附赠不同于原书赠品的全新《居家急救速查速用手册》,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随时随地都可翻阅,快速查找,方便使用。

◎救亲朋,救自己,救他人,我们不能只会打120。

◎哪怕你掌握了一种急救知识,关键时刻也能救上一命!

◎当同事一头栽倒在办公桌前,当老人忽然倒地,你还想束手无策吗?

内容简介

北京急救中心资深专家贾大成新书。从猝死到心梗,从脑血管病到外伤,从成人急救到儿童急救,贾医生结合自己50年的现场和临床急救经验,手把手教给读者紧急情况下的救命方法。包括中风的判断方法、气道异物的海姆立克急救法、AED的使用方法、包扎伤口的方法、烧伤的处理方法等,分步骤讲述,条分缕析,配有手绘图 实拍图,干货满满,帮助读者快速涨知识、get新技能,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出手相救,而不是只能等待救护车。

作者简介

贾大成

贾大成,北京急救中心知名资深急救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客座专家;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教育工作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心唤醒”公益基金联合发起人;远盟华人全球救援联盟(ICAA)首席医疗官;“壹基金”救援联盟急救顾问。

目录

引 子

饮水思源,不忘初心__ 001

 

第一章

猝死:事发突然,鬼门关上拉人

“病魔之首”:好大的来头_ 014

突然却不意外:猝死的征兆_ 021

你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吗?_ 029

远离“四大雷区”,永不“躺枪”_ 034

运动性猝死是个什么鬼?_ 040

生死时速:最是那“黄金4分钟”_ 043

人人懂得心肺复苏术,急救武装到牙齿_050

救命神器:AED_ 063

 

第二章

急性心梗:和时间赛跑的急症

心梗到底是何方神圣?_ 070

胸痛:急性心梗最典型的警示信号_ 076

有些症状虽不典型,但也不是省油的灯_081

年轻人得心梗更危险_ 090

心梗急救四步走_ 096

院前急救很重要,及时送医更不可少_ 101

关键时刻请给医生多一些信任和理解_ 106

 

第三章

急性脑血管病:急救前要分清病症

江湖传言“宁心梗不中风”的急性脑血管病_112

“一笑二抬三说”,发现苗头,立马打120_115

脑血管病就是生活方式病_ 120

120到来之前,最重要的是防止窒息_ 127

急救应该怎么救?老人倒地到底扶不扶?_132

 

第四章

外伤:急救方法有章可循

急救意识能救人,别怕“小题大做”_ 138

受伤别乱动,没有外伤不代表没有伤_ 142

动脉大出血:用力压_ 145

止血带:用对能救命,用错会害人_ 152

小血管出血:哪里出血压哪里_ 158

这些情况要用填塞止血法_ 162

包扎伤口:要学会“就地取材”_ 166

烧伤的处理:一冲、二盖、三走_ 175

严重外伤:不能随便用水冲和用药_ 179

崴脚和断肢:哪儿来的回哪儿去_ 182

骨折固定:关键是要“制动”_ 187

搬运伤者:小心点儿,再小心点儿_ 197

重大灾难性事故:如何自救和互救?_ 204

 

第五章

儿童意外伤害:考验父母急救知识的时刻来了

70%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里_ 210

让孩子从小树立急救观念和安全意识_ 214

“冲动是魔鬼”,教育孩子要用对方法_217

气道异物:海姆立克急救法一招搞定_ 221

果冻“锁喉”:用口腔负压吸引法_ 231

溺水急救: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_235

警惕溺水孩子“隐藏”的颅脑、颈椎损伤_239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防止呕吐所致窒息最重要_243

误食生活用品:是否催吐要分情况_ 245

警惕家里的“小物”变“大患”_ 249

外出旅行,孩子不能远离家长视线 _ 253

咬伤急救:结扎伤肢,尽快去医院_ 257

 

后 记_ 261

在线试读

脑梗死发生后,3小时内溶栓治疗效果较好,溶栓越早效果越好。因为血栓形成后,梗死区周围的脑组织只是暂时丧失功能,如果能尽快使血管再通,恢复血液供应,那么这部分脑组织就可能避免坏死。每延迟一分,脑血管病患者恢复的速度和程度就会少一分:时间是救治脑血管病患者的关键之一。

为了防止仰卧位导致的舌后坠,以及呕吐物、分泌物引起的窒息,施救者可以将患者放置为“稳定侧卧位”,如果患者口中有呕吐物、分泌物、假牙等异物,应立即清理。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适当安慰患者,保持环境安静,缓解其紧张的情绪。不要让强光照着患者,同时保持周围的空气流动,如果身边有氧气,同样可以给患者吸氧。在医生对患者进行明确诊断之前,不要擅自给患者服用药物。

还可做一些简单的检查,比如呼唤一下患者,看其是否还有意识,能不能回应你;如果有血压计,测量一下血压,做好记录,等等。

另外不能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必须要搬运,具体的方法是:一个人托住患者的头部和肩部,一个人托住患者的背部和臀部,另一个人托起患者的腰部和腿,几个人一起用力,将患者平抬到硬的木板床或担架上,而且搬动的时候要保证水平移动,不要抱、拖、背、扛患者。

不同症状的脑血管病患者,处理的方法有一定的差别。

  一起来学急救新技能

昏迷、休克、晕厥患者分别该怎么处理?

昏迷

1.让患者保持安静,绝对卧床,撤掉枕头,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2.保证患者的气道通畅,不要给患者喝水、喝药,采取“稳定侧卧位”;

3.赶快打急救电话120;

4.迅速去有CT设备的医院。

休克

1.马上让患者平卧,撤掉枕头,保持安静;

2.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防止发生窒息;

3.无论天气冷暖,注意患者的保暖;

4.马上打急救电话120,有氧气的话,赶紧让患者吸上。

晕厥

把患者放平就行了。不用掐人中,一两分钟后患者就能醒过来。

■  昏迷患者:保持气道通畅很重要

第一,让患者保持安静,绝对卧床。别让患者枕高枕头,避免压到血管。另外,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尤其是要避免头部的震动。

第二,保证患者的气道通畅,这是最重要的。对于昏迷的患者,将其放置为“稳定侧卧位”。并清除患者口中的呕吐物、分泌物、假牙等异物。切记不要给患者喝水、喝药,哪怕患者神志清楚也不能让他喝。为什么?

因为对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来说,其吞咽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别说昏迷的患者,就是意识清醒的人也会出现偏瘫,很可能把药物吞咽到气管里,那可就危险了。有一回,一个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发作,家属由于太慌乱,一看血压升高了,就赶紧给患者吃降压药、喝水,结果患者被活生生噎死了。

第三,赶快打急救电话120。

第四,迅速去有CT设备的医院,确定患者是出血还是缺血,是大脑哪个部位出了问题,并确定出血量是多少,坏死的脑组织范围是多大等。确定了这些以后,医生就能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治疗。

■  休克患者:注意患者的保暖

第一,马上让患者平卧,有枕头的话赶紧撤掉,保持安静,目的是保证患者大脑的供血,为医护人员的到来赢取宝贵的援救时机。

第二,要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防止呕吐等原因发生窒息。

第三,是很多人都会忽视的一点:保暖。即便夏天最热的时候,对休克的人来说,他们依然会感觉很冷,这是因为其体内的微循环发生了障碍。

第四,有氧气的话,赶紧让患者吸上,同时,马上打急救电话120。

■  晕厥患者:将患者放平即可

如果患者发生了晕厥,处理起来就简单多了,把患者放平就行了。人一放平,脑供血很快就会恢复,很快就能苏醒过来。有些人说,患者晕倒后可以掐其人中。其实掐人中没什么用,而且晕厥一般都可以自行缓解,患者一两分钟就能醒过来。

过去老北京人都是去澡堂子洗澡,就是一群大老爷们泡在池子里,泡的时间久了,常常发生“晕堂”的事情。

有一回,在虎坊桥浴池,有人打急救电话,说一个 70多岁的老人在池子里“晕”了。刚好我们开车路过附近,就掉头往那赶。去了以后,我们发现老人已经被人抬到了长凳子上,躺下了,一群人围在他旁边。还没等我们检查呢,澡堂子来了个人,拿了一杯凉水,含了一大口,“噗”的一下全喷在了老人脸上,老人顿时就醒了,晕乎乎地爬起来,感觉什么事也没有。我们再进一步检查,发现这老人也没什么其他问题,就是一个单纯性晕厥。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人年纪大了,脑供血不足所致。当时澡堂里那个人采取的是民间传统的土办法,喷一口凉水,刺激晕倒的人清醒。其实,如果不管他,让他躺下,把他放平,脑供血充足以后,他自己也能清醒。

晕厥患者醒来之后,多数人没有什么其他不适,顶多有点儿无力、头晕、心慌。这时,摸摸脉搏,量量血压,如果患者没问题,四肢活动正常,说话清楚,一般就没事儿,但也有人心率加快或是减慢,到每分钟120次以上或60次以下,这属于心源性晕厥,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脑血管病发作的表现多样,轻重不一,不是每个人都会昏迷,但都不能麻痹大意,一旦感到不适,要尽快就诊,因为没有昏迷并不意味着脑组织没有损伤。很多脑血栓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始终意识清晰,但后来发现自己的嘴歪了,手脚不听使唤了,说话也不利索了。虽然可能没有生命危险,但很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所以,还是要警惕。

电子书信息 急救,比医生快一步 为你讲透现代人家庭院前急救细节 PDF电子书 3.40M
获取电子书

本站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急救,比医生快一步 为你讲透现代人家庭院前急救细节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